無人機行業還面臨哪些壁壘?最大挑戰?突破哪些難題?幾大難題?
“汪峰用無人機求婚成功”上了頭條之后,很多人可能已將無人機想成是“求婚利器”。但殊不知這個創意背后的安全隱患。操作不好有可能對在場的新娘或朋友造成傷害。美國就發生過類似的案例。
同時,我們不能保證無人機不被一部分人用作監視工具,尤其是在廉價相機的配合下。當無人機從極客玩物變成大眾消費品后,個人隱私如何確保也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正因為安全和隱私方面的擔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對無人機監管政策一直沒有放開。近日,Google、亞馬遜聯手大疆、億航等公司成立了小型無人機聯盟,支持無人機愛好者和發燒友的安全地娛樂應用。
另外,Apple Watch因續航時間短而廣受詬病,多旋翼無人機的續航時間同樣令人堪憂。大疆無人機飛行最多維持半小時,通常出門得攜帶三四塊電池才行。
零度智控創始人楊建軍認為,電動車行業想在電池安全性、能量密度比上有所突破尚且困難,無人機續航問題短時間內實現重大突破的可能性很小。但他也強調續航是難題,但不是核心問題。
“2015年,實現無人機智能化所面臨的技術壁壘才是最關鍵的。比如能否利用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智能地避開障礙物,能否做到視頻追蹤,像寵物那樣伴隨小孩飛行等。”
楊建軍說道,“在物流領域,亞馬遜、淘寶等要實現無人機送貨,必須解決避障技術難題,要考慮無人機承載一定重量的包裹,其獨自能飛行多長的距離,還要系統化地設計空中路線。”
幸運地是,這些技術在快速發展和突破過程中,如今年CES展會上我們看到英特爾投資的無人機使用了最新的傳感器,能實現自動避讓,而不依賴飛行者手動操縱前后挪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