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網友熱議,如果能在電腦上熟練的玩飛行游戲,那么也可以直接操控察打一體無人機執行作戰任務,唯一區別是電腦上打擊模擬目標,而攻擊無人機打擊的是真實目標,而且在地面操控,沒有人身危險,工作環境舒適,不需要有人機駕駛員需要經過正規航校和教練機的艱苦訓練,對身體條件的要求還不太嚴格,這簡直是最理想的職業。
然而,事情的確那么簡單么。
我們以裝備數萬架無人機的美軍為例。對于小型無人機,美軍規定只有軍官和有飛行經驗的士官才能操縱25公斤至500公斤的中短程無人機,但允許士兵操縱18公斤重的“掃描鷹”等小型無人機。美軍對中型以上的長航時無人機操作員要求最為苛刻,只有軍官才有資格操作,而且必須是飛行經驗豐富的有人駕駛飛機的飛行員。美國陸軍每年能培養2000名無人機操作員,但大部分是操作只有5公斤大小的“烏鴉”無人機。對于500公斤以上的中型和大型無人機,毫無疑問都是由有人駕駛飛機的飛行員經過無人機飛控訓練以后擔任操作手。
要求使用真正的飛行員操控大中型無人機,主要原因是這些無人機的體積龐大,續航時間較長,受到空中復雜氣象條件的影響也較大,這些無人機所執行的任務也比較復雜,需要具有豐富飛行經驗的有人駕駛飛機飛行員去處理。
另外一個比較突出的原因,通常小型無人機都通過無線電直接操控,畫面直接顯示在控制屏上,沒有延遲。而長航時無人機都在視距外的數百甚至上千公里飛行,操作手只能在屏幕上操作無人機,大型無人機上都安裝著衛星天線,控制信號需要采用衛星數據鏈傳輸,無線電控制信號和傳感器視頻畫面需要先傳輸到位于36000公里的同步軌道的通信衛星上,在向下傳輸到基地控制倉或無人機上,再加上信號的復雜計算和處理,這樣就要有個延遲時間,這時間間隔通常為2~3秒,無人機操作手在控制倉綜合顯示屏上看到的并非實時畫面,所以操控長航時無人機就需要比較豐富的有人駕駛飛機飛行經驗,能夠彌補這種信號延遲可能帶來的飛行風險。民間電腦游戲高手就完全沒有空中實際飛行經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飛感”,在遇到緊急情況是,應對經驗不足,容易致使無人機控制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