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旋翼類的任務為“精準農業”,要求飛行器對模擬作物有針對性地執行“植保任務”——無人機要能夠自動識別電子屏幕給出的目標作物代號,并精確移動到預定位置,對目標果樹相對應的作物用染料進行噴涂——這一項目是在探索無人機技術的農業植保應用價值。競技賽的兩項賽事都將在后續每年度的比賽中延續。
首次在中國舉辦的渦噴(編隊)公開賽,匯聚了來自國外的30余位世界頂級渦噴航模高手。高超的飛行技術和默契十足的團隊配合,令觀眾們無不為之驚嘆。此外,來自德國、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等國的世界頂級航模高手,和享譽國內的山河表演隊有人通航飛機的精彩表演,也讓國內觀眾大開眼界。
在本屆航空嘉年華活動中,觀眾們不僅體驗了由飛翔家帶來的“飛行探秘”、航空模型制作與比賽、德國Mic-o-mic(益智飛行玩具)親子拼裝比賽、航空科普展等多項面向青少年的航空活動,現場更創新性設有風洞體驗和熱氣球等項目。現場設立的創新作品展,使得觀眾與這些會飛的精靈進行了零距離接觸。
閉幕式上,中國航空學會常務理事、大賽總顧問張聚恩在發言中表示,未來航空學會還將會舉辦更多類似的大賽,通過全方面、專業化的航空科普,全力推動國內航空產業的科技創新。
邀請國際無人飛行器領域具有極高造詣的專家學者和專業團隊,吸引了業內人士、新聞媒體和社會民眾的廣泛關注,國際無人飛行器創新大賽正以其開放性、包容性,正日益成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航空科技創新賽事,及提高國民航空意識、奠定群眾性航空事業基礎、推動航空制造業發展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