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在本次2017中國傳感器展覽會上,北醒還展出了一款C30固態激光陣列雷達模塊,這款雷達主要是用于AGV避障,現在比較火的智能物流倉儲(像京東、快倉)里面分拆貨物的那些小車,就可以用它來實現。
張苑透露:“我們現在也和國內的一些比較知名的AGV廠商有在合作。他們用我們的產品就可以識別前方130度方向的,如果前面有障礙物進來的話,他就可以判斷,他自己是要前行,還是要停止。這些就是我們現在主推的一些產品。”

她表示,目前國外用的扇面掃描式機械旋轉64線雷達都特別貴,價格要上萬元,如谷歌用的就是國外的64線機械旋轉結構激光測距雷達。就是64條線同時旋轉,可以掃描出周圍一片的環境。北醒現在主推的是固態的扇面掃描激光雷達C30,它不用旋轉,就像相控陣雷達一樣,價格只需上千元,未來市場前景肯定比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要大。
張苑指出:“雖然固態激光雷達跟機械旋轉式激光雷達相比,不能像機械旋轉式的激光雷達那樣達到360度,但因為它是有旋轉機械結構的,因此在使用壽命和穩定性上其實不如固態激光雷達好。所以,將來固態激光雷達應該也是無人機的一個應用趨勢。”
4
目前北醒的激光測距雷達遇到的主要競爭對手是毫米波雷達,毫米波雷達看的更遠,而且不受雨霧煙灰塵等環境影響,包括強烈的太陽發射光,它的主要缺點可能就是測距精度可能不如激光雷達那么精準。激光雷達的問題是,如果天氣不好或下雨的話,就不太好用,會受到一些影響。此外在反光比較強的像水面或玻璃這一類環境中,受到的影響也相對比較大。

張苑認為:“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各有優缺點,未來很大的可能是在植保無人機上配合使用。現在其實很多智能設備,都是多傳感器融合的。一個傳感器肯定沒有辦法解決所有的問題,需要各種不同的傳感器一塊配合。”
可以跟大家透露的是,北醒目前也有意同時開發毫米波激光雷達。
此外,北醒還憑借SLAM算法打進機器人室內定位導航市場。張苑表示:“本來我們是主做激光雷達的,后來有一些機器人的廠商客戶,他們有算法的需求,需要一個完整的室內定位導航解決方案,而不是單買一個雷達就可以了,要讓你把底盤、雷達都配好,他買回去直接就可以自己用了。”
所以北醒就配合這些客戶做了一些SLAM算法。張苑介紹道:“我們現在也有一個產品是SLAM算法導航版的。我們把SLAM算法集成在一個計算版當中,相當于他是比較標準化的產品。客戶買回去,只要連接到他自己的底盤上,就可以直接控制機器人走了,可以先建個地圖,然后控制他的定位導航。”
5
激光雷達模塊近幾年在國內發展得比較快,目前已經有6-7家供應商,包括速騰、禾賽等。大家各有特點,如禾賽專注于開發車載旋轉式32線激光雷達,而北醒的方向是開發固態激光雷達,大家發展方向不太一樣。
除了無人機和機器人市場,汽車也是北醒未來的目標市場。張苑介紹到:“我們現在也有針對汽車這個行業在做一些研發的項目。因為要進入汽車相關的行業,要求還是蠻高的。要進車規都比較難,所以我們現在主要是在無人駕駛的這一塊有相關的投入。估計未來3-5年還會推出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激光測距雷達。”
張苑最后說道:
我們現在無人駕駛汽車用激光測距雷達方面的研發投入特別多,因為無人駕駛汽車市場現在不是特別成熟,所以目前是一個很需要燒錢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