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全球如何使用無人機?
無數的無人機用途從字面上和隱喻上浮現出來-盡管它們起源于軍事需要,但現在無人機的用途范圍很廣,從航空攝影之類的愛好到支持救災。
以下區域地圖更詳細地顯示了隱私法,同時還重點介紹了有關無人機使用方式的有趣案例研究。
北美

根據最新的無人駕駛飛機數量,美國注冊的無人駕駛飛機中有70.5%是娛樂性的,但是這些比例可能很快下降,而將其用于商業用途。截至2020年12月,民用無人機已獲準飛越人口稠密地區,這是朝著發揮其包裹運送潛能邁出的一步。
同時,像墨西哥這樣的國家也開始依靠無人機打擊犯罪,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恩塞納達市,單架無人機的監視巡邏使2018年的總體犯罪率下降了10%。越來越多的無人機被用于監視諸如販毒路線之類的非法活動。
南美洲

有趣的是,無人機的環境應用在亞馬遜雨林中發揮了作用。巴西的一個土著部落正在使用無人機來追蹤森林砍伐和森林大火的程度,并向當局提供該數據證據以敦促他們采取行動。
在整個大陸上,無人駕駛飛機也到處提供,從智利到薩爾瓦多,從醫院用品到救生衣,應有盡有。
歐洲

1917年,英國進行了首次無人駕駛的無線電控制飛機試飛。凱特林空中目標(或“蟲子”)攜帶180磅炸藥,成為現代導彈的基礎。
盡管歐洲擁有當今一些最寬松的無人機隱私法,但這并不意味著它們寬容。即使在允許實驗性視線的國家(例如芬蘭和葡萄牙)之間,也需要特殊許可。
中東和中亞

無人機在該地區的軍事應用仍然存在。伊朗是最早使用武裝無人機的國家之一,并繼續這樣做,同時禁止其公開使用。
鄰國土耳其還依靠神風敢死隊無人機,并通過人工智能和面部識別技術來增強邊境安全。
亞洲其他地區和大洋洲

總部位于中國的DJI是全球最大的無人機制造商,在全球市場中占據著70%的份額。在整個亞洲,無人駕駛飛機已用于大規模監視,尤其是在中國。最近,無人駕駛飛機還在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跟蹤是否遵守嚴格的COVID-19準則。
同時,在日本,諾基亞正在測試一種無人機網絡,以對未來的自然災害做出更快的反應。該救濟功能包括傳播更多的實時更新和監控疏散進展。
非洲

盡管非洲許多地區尚未制定任何與無人機相關的法律,但有希望的創新正在抬頭。醫用無人機已經挽救了盧旺達的生命,僅需15分鐘即可交付物資。
同樣,先驅者非洲無人機和數據學院(ADDA)在馬拉維開業。該學院促進將無人機用于人道主義和備災工作,并旨在使個人掌握相關技能。
邁向更高的高度?
隨著無人機的使用不斷發展,其法律地位和圍繞其的隱私問題也會隨之發展。但是,任何技術的采用總是伴隨著一定程度的懷疑。
對于無人機,未來幾年它們是否將主要扮演朋友或敵人的角色還有待觀察-而且這種權力僅掌握在遠程控制它們的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