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空軍》2002年9月20日報道] "全球鷹"無人機是作為美國國防部一種新的技術驗證機出現在阿富汗戰場上的,作為一種新型無人機,它受到了很多關注,但是連續兩起墜毀事故使得人們不得不對前期在實驗室所取得的新技術成就表示懷疑。
在這個問題上,Lyles則顯得很大度,它認為即使"全球鷹"無人機不參加"持久自由"行動,它本身的問題遲早還是會暴露出來。
不過他還是表示,如果這些故障在實驗中就暴露出來,那么對空軍的損失則要減少很多。不過既然事情已經發生,Lyles認為通過這次事故,美軍還是得到了很多經驗教訓,比如在材料方面、在可靠性方面等等。由于這些教訓是在實戰中得到的,所以顯得尤為有價值。不過軍方也有人不同意他的看法,他們認為連續兩次事故暴露了"全球鷹"無人機在技術上的脆弱。
作為制造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負責發展戰略的高級副總裁Paul Meyer認為,作為一種剛剛走出試驗場的新機型,"全球鷹"無人機的表現可圈可點,尤其是它的月出勤時間能夠達到250小時,這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表明"全球鷹"無人機來日方長。
對戰場環境進行模擬已經不是一個新概念了,早在90年代初,美國空軍在海灣戰爭時就對JSTARS(聯合監視和目標攻擊雷達系統)進行了仿真模擬。這次試驗成果在位于科威特和沙特邊界的Khafji戰役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美軍"持久自由"行動特遣部隊指揮官Fred Wieners上校表示,"全球鷹"無人機給美國空軍的高級官員們帶來的教訓是實時的,他不明白為什么當第一架無人機墜毀之后還要繼續使用該系統,因為這已經明確地表明了這套無人機系統并不成熟。帶給美國空軍的另一個教訓是不要急功近利,這種近似于拔苗助長的做法不利于軍事科技實力的提高。
不過,美國空軍仍對"全球鷹"無人機抱有很大希望,"因為它實現了很多突破"。也許只有以一種更平和的心態來面對,才更有利于雙方,不管是承包商,還是美國軍方。(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秦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