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務周刊》2003年9月22日報道] 伊拉克士兵大概從來沒有聽說過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或者美國空軍使用該公司的“全球鷹”偵察無人機。他們可能沒有看見它在他們上空16000米(10英里)巡航,更沒有感覺到它的高分辨率攝像機或合成孔徑雷達在目不轉睛地凝視著他們。這些傳感器能夠透過極厚的沙塵看見目標。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主管RQ-4“全球鷹”商務和戰略發展的瓦爾比說:“我們每一次傳遞目標一直持續15分鐘?!彼傅氖菑摹叭蝥棥泵闇收丈淠繕说铰撥姽魴C或地面部隊擊中目標的時間。他說,“全球鷹”的記錄是,部署到伊拉克戰爭中的一架“全球鷹”無人機提供了55%的時間關鍵或活動目標。
“全球鷹”是協調監視小隊的一分子。U-2偵察機隊自從1955年首飛以來經歷過很多次改進升級,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說,U-2在“伊拉克自由”行動中收集了88%的戰場圖像資料。U-2S“龍太太”還進行了60%的全機載電子竊聽?!叭蝥棥痹谝晾撕桶⒏缓箲馉幤陂g盡管尚處于發展階段,但它服役執行了任務,開創了監視新紀元,一架飛機在敵人領土上飛行了數百小時,飛離操作員數千英里。
瓦爾比說,“全球鷹”在目標上空停留時間一般長達24小時,視頻、紅外和合成孔徑雷達圖像組合使其能夠偵察目標,調來攻擊機,偵察更多目標,然后返回原來處進行損傷評估,是否需要再實施攻擊。
瓦爾比對原U-2空軍中隊司令說,“全球鷹”的最大優點是對威脅系統留下的痕跡極小。只需要很少的技術人員就能夠在中東一個未透露的國家的基地發射、回收和維修?!叭蝥棥睙o人機相當簡單,不太需要維修。
“全球鷹”的駕駛員和傳感器操作員可指令“全球鷹”無人機在伊拉克天空轉,但是這些人從來沒有離開加里福尼亞洲比爾空軍基地這處“全球鷹”和U-2的老家。
“全球鷹”的駕駛員一般12小時一輪換,其中包括8小時飛行。RQ-4無人機的典型任務為36小時左右,因此駕駛員、傳感器操作員要輪換工作。
上周,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宣布RQ-4B“全球鷹”的生產型將增加50%有效載荷,達到1360千克(3000磅),超過發展型RQ-4A。RQ-4B的機翼略大,機身更長,但是裝相同的羅羅公司AE-3007發動機。發動機和新發電機有些小變化,將使無人機的電功率增加15%。偵察機基本上是傳感器耗能大戶的運載工具,因此增加功率對它是必不可少的改善。
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與美國空軍簽訂3010萬美元合同后,在加里福尼亞州的工廠開始研制RQ-4B新機。第一批3架小批生產型定于2004和2005年之間交付。據五角大樓稱,最終美國空軍打算采購51架“全球鷹”,總采購費用達58億美元。(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孫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