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防務新聞》2003年12月18日報道] 全球著名的市場調研和咨詢公司Frost & Sullivan最近的研究表明,由于近年來美國在各種軍事行動中對無人機(uav)的頻繁使用,促使全球UAV市場急劇膨脹,歐洲也加速了這種專用武器的研制。
過去20年里,世界范圍內小規模、低強度軍事沖突(LIC)的傾向顯著上升。隨著多軍種在復雜地理環境下使用可互用的系統參與遠征任務的情況增多,無縫的信息共享變得至關重要。
Frost & Sullivan的調查分析家Shai Shammai指出,由于UAV在控制戰場信息優勢方面起著關鍵作用,因此UAV將會在未來沖突中擁有越來越重要的用武之地。它的最大優勢在于長時間巡航能力,如長航時UAV能夠靜靜地徘徊在目標上空長達24小時以上。UAV對軍方的另一強大吸引力是其具有的能夠遙控作戰的技術能力,這樣可以減少前線部署的部隊數量。現代UAV較直升機具有更好的觀察和發射角度,從而使其能提供更準確的信息,造成的間接損傷也更少。在歐洲,英國、法國、德國和意大利都為開發UAV投入巨資。法國、德國和以色列已擁有若干領先的UAV制造商如Elbit、IAI, Sagem SA, EADS和達索航空公司,他們正在加快新一代UAV的研發。預計2003~2012年間,歐洲軍用UAV預算總合將達到55億歐元左右。
目前,世界市場正轉向戰術UAV(TUAVs)和致命UAV(LUAVs),而且可能傾向于發展高空長航時(HALE)UAV和無人戰斗機(UCAVs)。歐洲制造商遠遠落后于其美國競爭對手,最大的差距是在HALE UAV和UCAV方面。美國已擁有使用型HALE系統“全球鷹”,而歐洲尚未研制任何對應的型號。另一方面,美國投巨資于UCAV,預期在2010年末其UCAV能進入實際使用。而歐洲在這兩類項目上的投資強度遠不及美國。英國認識到UAV是未來航空武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可能放棄其采辦更多歐洲戰斗機的計劃,代之以增加投資發展基于UAV的能力。
另外,歐洲也看好UAV的商業和民間市場。他們認為,UAV不僅可以取代一些地面和衛星應用領域,而且還能夠取代有人駕駛飛機。在商業市場中,隨著客戶應用這些新穎事物的潛在意識不斷增加和消除初始高投資的各種商業模型的開發,驅使著UAV市場利潤的上漲。例如,按實際使用付費(PPU)模型的引入使客戶可以按飛行小時數付費,而不必買下系統。商業市場也是應用牽引的市場,客戶對技術帶來的經濟有效的增值而非對技術本身更感興趣。因此,UAV制造商需要將注意力放在具有更短投資周期的綜合解決方案上。最初的需求市場可能被大公司如石油巨頭控制,他們在遙遠的城市外環境中作業,具有潛在的快速投資回報期。預計民間市場中,大多數UAV用于執行情報、偵察和監視(ISR)任務。因此,制造商面臨的問題是引入更廉價的、降級的軍事應用型號。隨著歐盟的擴大和呈現出新的ISR需求,不斷增加的對國土保安措施的關注是UAV贏利的主要主宰因素。預期對HALE UAV執行海上監視任務的需求也將隨著歐洲出于安全和環境保護目的而監視其海岸線的需求的增長而增長。UAV在這方面的潛在用途包括監測火災、監視非法漁獵和發現海上石油泄漏。(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張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