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航宇日報》2005年9月6日報道] 美國陸軍部隊在伊拉克到處使用便攜式“大烏鴉”(Raven)無人機,但是負責在巴格達巡邏的部隊已發現它不適合在這個空域有限的城市使用。
陸軍第4旅級戰斗部隊信息指揮官勞爾·本尼茲(Raul Benitez)少校稱,“大烏鴉”無人機為陸軍部隊提供了超出其態勢感知能力的控制力——“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被用于更底層的作戰單位,例如連和排”。
根據位于加利福尼亞州蒙羅維亞(Monrovia)的研制承包商——航空環境公司(Aero Vironment)提供的數據,“大烏鴉”重量不超過5磅(約2.268千克),翼展不超過5英尺(約1.524米),實用升限15000英尺(約4572米),航程10千米,續航時間90分鐘。它采用盤旋著陸方式下降到地面,因此沒有起落架;它可以分解后裝入一個背包中……。
然而,當陸軍嘗試將其用于巴格達時卻遭遇了失敗。本尼茲說:“在這種環境下有很多因素限制了該系統,城市的擁塞顯然是其中之一”。他說巴格達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并擁有一個機場,這就使市內空域收到了限制。他還說市區環境通常對作戰行動提出了偏僻地區所沒有的特殊挑戰,而“我們對附帶損傷過敏”。
美陸軍于2003年裝備了第一型“大烏鴉”。該機由人力投擲起飛,機頭和兩側裝有1臺光電和2臺紅外攝像機。該機的飛行路徑可利用gps預設,也可由操作員控制。
為了彌補由于“大烏鴉”的不適應而造成的信息空白,陸軍正使用AAI公司更大、航程更遠、續航時間更長的“陰影”200(Shadow 200)戰術無人機系統。本尼說:“我們擁有可以正好滿足我們需要的其他系統”。他還說陸軍信息機構已經找到辦法,使信息可以很容易地發布到營級。
“陰影”200戰術無人機能連續飛行72小時并提供遠至50千米的旅級覆蓋,當然維護的要求也更高。本尼茲說“我們廣泛使用該系統”以幫助實現更好的行動態勢了解,例如是否有武裝分子正在路邊設置臨時爆炸裝置。(中國航空信息中心 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