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歐之后,亞洲國家近年來也越來越重視軍用無人機的發展,除長期在該領域位居于前列的以色列外,印度、韓國、日本、新加坡、土耳其、伊朗等國家都在積極研制或從國外購買軍用無人機。
以色列
以色列是研制并使用無人機最早的國家之一,其無人機技術和產量均位居世界前列。以色列還是無人機的出口大國,其無人機銷往包括美國、英國、印度、新加坡等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以色列空軍多年來在地區沖突中一直大量使用無人機并積累了豐富經驗。在2007年10月批準的5年防務開支計劃中,無人機被列為以色列空軍未來5年發展的重點之一。以空軍重點發展和裝備的機型有“赫爾墨斯450/900”(Hermes 450/900)戰術長航時無人機、“蒼鷺”(Heron)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和“艾坦”(Eitan)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增購并發展“赫爾墨斯”系列無人機
2007年11月,埃爾比特系統公司收到一份來自以色列國防軍價值3000萬美元的新訂單,為空軍采辦更多的“赫爾墨斯450”戰術無人機,其研制和交付將在3年內完成。
“赫爾墨斯450”是一種向地面部隊提供實時情報數據的中型無人機,該機長6.1米,翼展10.5米,最大起飛重量450千克,由一臺38千瓦的旋轉活塞發動機提供動力,最大航程100千米,巡航速度130千米/小時,最大速度178千米/小時,續航時間超過20小時。“赫爾墨斯450”可同時攜帶光電,紅外設備和激光指示器等有效載荷,它還是以色列第一種獲得民用適航證的無人機。
“赫爾墨斯900”是“赫爾墨斯450”的最新改型。其主要特點是能攜帶更多的有效載荷,飛行高度更高,飛行時間更長。它的翼展為15米,最大起飛重量970千克,采用86千瓦的Rotax914發動機,續航時間預期為40小時,計劃2008年第一季度完成首次飛行。該機更先進的配置包括內置自主應急程序、空中交通管制無線電臺、無線電中繼設備和敵我識別應答機。“赫爾墨斯900”通過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聯合地面控制站”(UGCS)控制,一個地面站能同時控制2架無人機。“赫爾墨斯900”能執行多種任務,如光電/紅外圖像探測、激光測距、激光指示、合成孔徑雷達/動目標指示,通信偵察和電子偵察等。該機既配有安全的多余度視距數據鏈,也能通過衛星通信進行超視距通信。

“蒼鷺”無人機系統開始在以空軍服役
“蒼鷺”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系統于2007年3月7日在以色列空軍正式服役。“蒼鷺”主要用于實時監視、電子偵察和干擾、通信中繼和海上巡邏等任務,可搭載包括合成孔徑雷達、海上掃描雷達、電子或通信情報任務系統在內的250千克有效載荷。“蒼鷺”翼展16.6米,最大起飛重量1100千克,可以連續飛行30小時,最高時速225千米,每架飛機可以監控50>60平方千米的面積,最大飛行高度為9000米。
“蒼鷺”無人機系統曾在以色列國防軍打擊黎巴嫩真主黨武裝的作戰行動中投入實戰使用,但當時這些“蒼鷺”系統歸IAI公司而不是以空軍所有。以空軍于2005年9月授予IAI一份“蒼鷺”無人機系統采購合同,總金額約5000萬美元。該機將替換以空軍目前使用的“搜索者1/11”。IAI公司目前已將“蒼鷺”無人機推向國際市場,現已贏得土耳其和印度的訂單,并與歐洲EADS公司合作組建了一家合資公司開拓歐洲市場。
首次展示“艾坦”無人機
“艾坦”無人機是IAI公司在“蒼鷺”基礎上研制的高空長航時無人機,也被稱為“蒼鷺TP”。該無人機裝備功率880千瓦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飛行高度超過13700米,最大起飛重量4650千克,翼展26米,續航時間36小時,典型的任務載荷為1000千克,可根據不同任務選擇有效載荷。自2006年7月首飛以來,以空軍和IAI公司的技術人員已在所有的布局方案中試驗了各種作戰載荷。2007年10月8日,以色列空軍在特拉諾夫(Tel—Nof)空軍基地首次向媒體展示了IAI公司研制的“艾坦”無人機。展出的這架無人機腹部攜帶一枚合成孔徑雷達吊艙,機頭下面安裝了一套改進型Elop先進多傳感器系統,另外還裝有2副保形信號情報陣列天線。
以空軍和IAI公司將在2008年繼續試飛并確定“艾坦”無人機的最優布局,計劃2009年初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它將是一種全天候多用途無人機,執行目標瞄準、信號情報、通信中繼等多種作戰任務。
研制戰場救援無人機
以色列空軍在黎巴嫩的作戰行動中發現空軍直升機不得不在密集的火力下執行醫療救援任務,這對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從而迫切需要一種無人平臺來從戰區運送傷員撤退。
以色列研制用于戰場傷員救助和撤退的無人機項目由空軍負責實施,以色列航宇醫學研究中心正領導工業界開始初步設計,以確定旋翼還是涵道風扇布局是最佳垂直起降平臺。埃爾比特公司、IAI公司和城市航空公司參加了該項目。
航宇醫學研究中心負責人表示,所選擇的平臺將配備“救傷和運輸用機動生命支持”(MLSTAT)系統,并能遠程監視傷員的身體狀況和實施遠程急救治療。此外,該無人平臺還將能攜帶一種被動和主動的自保護系統。項目組的首次會議形成了一種涵道風扇無人機的基礎設計,其最大起飛重量為1725千克,其中有225千克燃油和705千克有效載荷,最大飛行速度達到185千米,小時,最大飛行高度為3660米,續航時間為3>5小時。
目前,IAI公司正在研制一種能將有人駕駛直升機轉變為無人平臺的裝置,并在“貝爾2.06”直升機上進行了試驗。城市航空公司正在開發一種用于戰區補給和救傷任務的“馬騾”涵道風扇無人機,這種重1090千克的無人機將能攜帶兩名受傷的士兵持續飛行2小時。
開展無人空中加油機可行性研究
以色列空軍即將開始研究無人機為無人機空中加油的可行性。該項研究將基于如IAI公司的“蒼鷺TP”和其他正在研制中的大型無人機。IAI公司和埃爾比特公司都將參與這項研究工作,IAI公司在空中加油系統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兩家公司都在制造大型無人機。
印度
印度高度重視無人機的發展,正在通過自研和外購大力發展包括隱身無人作戰飛機在內的多種類型的無人機。
計劃研制隱身無人作戰飛機
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局(DRDO)已發布一項研發隱身無人機驗證機的計劃,旨在驗證“高性能、武器化無人作戰飛機(UCAV)網絡系統的技術可行性、軍事通用性和作戰價值”。位于班加羅爾的航空發展公司將領導
[page]
UCAV的研制工作。該無人機將采用后掠翼和復合材料,具有隱身特性,其動力裝置將是不帶加力燃燒室的渦輪風扇型,采取內置安裝。該無人機的有效載荷和續航時間等細節還未最后確定。
此外,DRDO還在計劃與印度國內的合作伙伴共同研制“中空長航時”(MALE)無人機,但如有需要外國公司也可以參與。歐洲和以色列的公司都在爭取在該項目上與印度合作。
擬采購高空長航時無人機
印度打算從2008年開始出資1.75億美元采購未定數量的“高空長航時”(HALE)無人機,以實施遠程監視任務。目前正在尋找國外供貨商。
印度空軍官員稱,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必須能在10千米高度飛行24小時,在350千米范圍內通過視距無線電控制,或在1000千米范圍內通過衛星轉發無線電信號進行控制,并能在高溫和寒冷氣候條件下飛行。該機應具備的能力有,可全天候和全天時執行監視與偵察任務;能為火炮發射提供指示、評估和修正信息,可攜帶350千克有效載荷(包括電耦合器件、探測距離18千米的數字遙感照相機、作用距離超過30千米的合成孔徑雷達)。該機通過C波段和Ku波段數據鏈進行操縱和性能監控。
招標采購微型無人機
為了對印控克什米爾等地區的山區、城鄉狹窄地區乃至建筑物進行日夜偵察與監視,印度陸軍在2007年10月初向以色列、新加坡、美國和歐洲的5家飛機制造公司發出了招標書,求購偵察監視用微型無人機。
在招標書中,印度軍方對競標方案提出了如下要求可在山區不分晝夜地執行監視與偵察任務;可直接以語音和視頻的方式向操作人員傳送數據,可探測和鑒別目標;可在叛亂分子活動的鄉村和城區環境中執行監視任務,可在攻擊之后提供毀傷評估;重量不得超過40千克;安裝一套低噪聲的推進裝置;采用固定翼或旋翼解決方案都可以,但要有很低的熱信號特征,可以回避敵人的探測和射擊;地面控制站應是一臺便攜式終端,可顯示視頻和在數字式地圖上疊加顯示飛行數據,可控制飛行中的無人機;通過將航路點輸入計算機,無人機應可執行預編程的飛行任務,兩名操作人員應能在15分鐘內,組裝好無人機并完成發射,系統具有抗電子干擾能力,可在-10>>+50>的環境溫度中使用;飛行速度可達50千米/小時,至少在10千米半徑范圍能連續飛行90分鐘。
印度陸軍高級官員表示,由于需要對更多的城區地帶進行監視,未來3>5年計劃采購超過200架無人機,以補充其約150架無人機機隊。微型無人機是其優先采辦項目,預計在2008年年中開始服役。
利用無人機進行海上監視
印度國防部長安東尼2007年初表示,印度將在安達曼一尼科巴群島上建立一個無人駕駛飛機基地,部署無人偵察機,加強印度對周邊海上交通的監視,以應對恐怖主義、海盜以及毒品和武器走私等威脅。其實,印度建立該無人機基地還有保護海底石油資源方面的考慮。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位于孟加拉灣的南部,其東面就是世界著名的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為了貫徹“海洋威懾”和“遠海殲敵”的戰略思想,2001年8月15日,印度在安達曼一尼科巴群島建立了印軍歷史上第一個三軍聯合司令部。
雖然安東尼沒有透露部署無人機的詳情,但據分析,該基地很可能部署從以色列引進的“蒼鷺”或“搜索者||無人機。其中,“蒼鷺”無人機最可能入選。此外,印度近年來自主研發的“尼尚特”也是一個選擇。
以色列一直是印度購買和研發無人機的合作伙伴,目前印度海軍購買了12架“蒼鷺”無人偵察機。印度陸軍也于2006年1月簽訂了價值2.2億美元的合同,采購“蒼鷺”無人機。
自行研制“尼尚特”無人機
印度國防部早在1991年10月就批準國家航空發展局(ADE)研制“尼尚特”無人機,由設在班加羅爾的印度斯坦飛機公司制造。原計劃1995年4月原型機試飛,但到2002年ADE才生產了5架試驗用原型機,而且試飛結果讓陸軍很失望。2003年印度陸軍主管裝備的官員認為它沒有滿足陸軍對其在速度和航程上的需要,因而拒絕使用該無人機。印度國防部官員也證實“尼尚特”機身存在問題,著陸不夠穩定。
印度國防部為了不讓“尼尚特”項目夭折,請以色列專家幫忙。作為回報,印度陸軍從以色列購買了150架無人機,包括“搜索者|”和“搜索者||”以及單價為750萬美元的“蒼鷺”無人機。在以色列專家的幫助下,“尼尚特”基本滿足印度陸軍要求。但它的生產批量有限,2004年12月印度陸軍訂購了12架,單價350萬美元。印度陸軍計劃用“尼尚特”無人機在克什米爾地區執行監視任務。

“尼尚特”無人偵察機系統由“尼尚特”無人機、地面控制站和重型發射車組成。無人機重300千克,有效載荷45千克,翼展6.4米,由功率39千瓦的德制AR801型發動機提供動力,在3960米的高度上續航時間為5小時,飛行速度144>216千米/小時。該無人機利用火箭助推器借車載滑軌彈射起飛,采用傘降系統著陸,需要10名操作人員。有效載荷包括前視紅外系統、電視攝像機、激光指示器、電子偵察設備及通信設備。它能實時發送數據,執行監視、預警、目標捕獲與識別、作戰評估和通信中繼等任務。
韓國
韓國近幾年十分重視無人機的發展,空軍和陸軍都在積極尋購無人機,以加強各自的情報、監視與偵察(ISR)能力。韓國空軍計劃在2012年前建立一支由監視與偵察飛機、空中預警與控制飛機以及高空和中空無人機組成的戰術偵察預警聯隊。
購買以色列無人機
韓國軍方2007年12月宣布,韓國武裝部隊已選定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的“云雀||”近距無人機,用于戰術偵察和邊境巡邏。此項交易價值數百萬美元,第一階段交易為一套系統,預計韓國以后還會繼續采購。
采用導軌發射的“云雀||”無人機的最大起飛重量為43千克,包括一套由埃爾比特公司研制的“微型羅盤”光電/紅外,激光指示儀任務載荷。該機設計翼展為5米,續航時間為6小時,作戰半徑最遠100千米,采用降落傘和安全氣袋回收。
自行研制無人機
韓國首架“遠程眼”國產無人機2007年8月完成制造并順利進行了試驗。該無人機留空時間可達2.5小時,活動半徑可達40千米,可由5人在地面控制,97%的設備在韓國制造。“遠程眼”系列無人機有4個型號,分別為002、006、015和H120,重量分別為2千克、6千克、15千克和120千克,航程10>50千米不等,續航時間1>2小時。
[page]
此外,韓國已裝備“夜侵者300”(Night Intruder 300)無人機。該機由韓國國防采辦局(ADD)和韓國航宇工業公司(KAl)聯合研制,研制工作始于1991年,原型機于1993年完成首飛。2004年12月,5套“夜侵者300”系統完成向韓國陸軍的交付。每套“夜侵者300”系統包括6架無人機平臺、地面控制站、地面數據終端、發射與回收控制站、作用距離20>200千米的地面中繼站,發射器包括卡車和導軌。該機翼展6.4米,空重215千克,最大有效載荷45千克。該無人機系統能用于執行較大區域的監視、偵察、損傷和威脅評估、目標截獲、搜尋與救援等任務。
新加坡
近期,新加坡軍隊在無人機建設方面采取兩項重大舉動。一是空軍成立無人機司令部,二是從以色列采購“赫爾墨斯450”中型戰術無人機。
空軍創建無人機司令部
2007年5月25日,新加坡國防部長主持了新加坡空軍無人機司令部成立儀式。由陸、海、空三軍抽調人員組建的無人機司令部將為新加坡武裝部隊作戰提供戰術支援,并負責新加坡軍隊無人系統的研發、采購及人員培訓等。無人機司令部作為一個綜合實體機構,將使三軍部隊的無人機需求與能力有效地整合和優化。
無人機司令部包括一個指揮控制無人機的總部,4個飛行中隊和一個無人機培訓學校。4個飛行中隊包括3個無人機中隊和1個空中后勤中隊(ALS)。其中119和128無人機中隊控制“搜索者”無人機,116無人機中隊控制“赫爾墨斯450”無人機。無人機培訓學校(UTS)進行無人機的基本和常規操作訓練,ALS中隊為無人機的運行提供維護和后勤支援。
采購“赫爾墨斯450”型戰術無人機
在無人機司令部成立儀式上,國防部長宣布新加坡空軍將從以色列采購“赫爾墨斯450”無人機系統,目前新加坡空軍使用的是以色列制造的“搜索者”無人機。“赫爾墨斯450”將大大增強新加坡空軍的戰場監視能力。
“赫爾墨斯450”是以色列埃爾比特系統公司研制的一種具有先進復合材料結構和優化氣動外形的單發無人機。該機具有續航時間長和探測能力強的特點,還裝有實時傳送圖像到地面控制站的通信系統。新加坡軍方沒有透露“赫爾墨斯450”的采購數量,但將在未來幾年內分批采購。
日本
日本防衛省在2003年啟動了研制本國無人偵察機的計劃,與此同時,日本防衛省2006年就開始為購買他國的無人機進行準備,并在2007年度的預算中,首次撥款15億日元用于開發無人機機載雷達。按計劃,從2007年開始,用2年半的時間解決機載雷達的小型化問題,然后再用1年半的時間研制出具有實戰功能的雷達。這樣在2010年引進機體之前,完成機載裝備的配置。
日本引進高空無人偵察機的主要目的,一是提前收集彈道導彈發射情報,例如監視朝鮮導彈發射情況:二是收集敵方艦船和飛機的情報,三是如果發生核戰爭、地震或者生物化學泄露等重大災難,無人偵察機可以立即收集受害區域的地理圖像。據日本防衛省官員稱,該無人機在日本本土領空飛行即可搜集到朝鮮導彈發射情報,搜集的情報將傳遞給日本的導彈防御系統,包括“宙斯盾”驅逐艦。
土耳其
自行研制新型無人機
2007年5月,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TAI)透露了本國中空長航時無人機項目情況。按照2004年12月簽訂的合同,TAI公司正在研制名為“啼哈”(Tiha)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為了滿足土耳其武裝部隊的作戰需求,該無人機將分2個型別。“啼哈A”型的最大起飛重量為1300千克,預計2009年首飛。該機的翼展為17.3米,可攜帶200千克有效載荷,可裝載光電/紅外傳感器、合成孔徑雷達和逆合成孔徑雷達等任務設備。“啼哈B”型的翼展為20米,最大起飛重量3500千克,包括500千克有效載荷。這兩種型號無人機預計在9100米高空可續航24小時,研制工作預期2010年完成。土耳其空軍對“啼哈B”型更感興趣。
外購與國際合作
土耳其從美國通用原子公司購買6架“蚋蚊”(Gnat)無人機。目前該機是其執行無人監視任務的主要力量,后來又通過一項1.83億美元的合同采辦10套以色列“蒼鷺”無人機系統來增強這一能力。首批“蒼鷺”的交付時間為2008年上半年,預計將最初用于伊拉克北部搜集庫爾德反政府武裝的情報。首批“蒼鷺”無人機將裝備標準的75千瓦Rotax汽油發動機,IAI公司還提供了一種132千瓦柴油發動機供選擇。“蒼鷺”無人機只是土耳其中空長航時無人機的臨時性過渡方案,將來還是要以裝備本國TAI公司研制的MALE無人機系統為主。TAI公司的MALE無人機驗證機定于2010年首飛,生產型原型機2011年升空。
土耳其還正在與德國討論加入EADS集團領導的先進無人機開發項目。土耳其對采用先進的無人機來滿足未來10年將出現的中空-高空長航時無人機需求非常感興趣,進行工業聯合與國際合作是他們的開發戰略。土耳其還在探索啟動一項國際合作的中空長航時無人機增強型項目,作為與德國合作的備用戰略。這種新平臺很可能采用一種由土耳其發動機工業公司開發的新型渦輪螺旋槳發動機,無人機的開發通過TAI公司組織合作。
伊朗
在2007年10月8日以色列空軍展示新一代重型無人偵察機“艾坦”后3天,伊朗也宣布研制出新型無人機。據伊朗通訊社報道,這種新型無人機具有隱身特性,能夠以700千米/小時的速度飛行,且敵方雷達難以發現。伊朗副總參謀長指出,命名為“沙哈德”的無人機用途是執行各種作戰任務,其中包括情報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