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在2011第六屆中國(江蘇)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上獲得“新產品獎”的“無人駕駛自動導航低空施藥技術裝備”是863項目“水田超低空低量施藥技術研究與裝備創制”課題的成果之一,課題最初研究是針對水田作業環境而進行的,但隨著課題后期的研究進展、飛行技術的成熟化,經過課題組的認真論證,決定將該套施藥技術裝備在果園上進行試驗使用。
近日,由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植保與環境工程技術中心主任薛新宇研究員帶領的團隊來到江蘇省農科院溧水白馬基地的梨園示范區,機組人員各自進行試點飛行前準備:采集梨園田塊信息、檢查直升機技術狀態、裝配施藥裝置…。
果園的作業條件與水田有些差異,最突出的兩點是:果樹的行間距比水稻要大得多,這就要求準確測量飛行航路,保證無人直升機從果樹上方飛過,保證藥液均勻沉積在果樹上;另一點是在地勢不平整的丘陵地區果園上空飛行,較水田作業保持相對地面穩定高度難。
出于安全性考慮,此次將程控飛行模式的高度設定為10m,載藥量為常規的一半,施藥范圍設定在可視范圍。在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后,果園低空首飛在操控手“起飛”命令下開始了,隨著無人直升機沿航路一趟趟有條不紊的飛行,機載噴灑裝置在指定噴灑區域準確地開啟和關閉,一開始緊張的氣氛逐漸緩解。在飛完最后一條航線之后,外操控手將無人直升機切入外控模式,平穩安全地降落到了地面上,這意味著此次果園“處女航”圓滿成功!
江蘇省農科院的常有宏副院長等一行也到了現場,觀看了飛行作業,對此次成功試飛表示祝賀,對無人直升機低空施藥裝備進行果園病蟲害防治表現出濃厚興趣,并紛紛表示“無人駕駛自動導航低空施藥技術裝備”在果園上的應用很有前景。(信息來源: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