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利劍”無人機 與俄羅斯“Skat”(下)被認為參考了美國X-47B的設計
美國戰略之頁網站9月12日報道表明,俄羅斯的“參賽”飛機是“Skat”無人機的改進型,該機重10噸,有效載荷兩噸,外形設計非常像美國的X-47系列無人機。“Skat”和這種新型改進型無人機都是由俄羅斯米格飛機工業公司研發的。
2013年5月,中國的“利劍”無人機靠自身動力在一處機場滑跑的照片曝光。新飛機在首飛前都會這樣做。兩年來,人們先是拍到“利劍”的實體模型,然后是原型機,如今是滑跑。該機的大小和外形也類似于美國海軍的X-47B無人機。歐洲的“參賽”飛機看起來也類似于X-47的設計。
報道指出,人們普遍認為,機器人作戰飛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盡管許多航空指揮官(他們都是飛行員)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誰最先研發出(一種真正有效的無人作戰飛機),誰就將迫使其他所有人進行追趕,要么就會最終在未來與裝備了無人作戰飛機的對手作戰時成為輸家。
報道稱,中國可能只參考了X-47B的圖片,或者得到了他們長達10年的互聯網活動所收集數據的幫助。無論是什么情況,“利劍”并不比X-47B落后多少,而俄羅斯和歐洲看起來也越來越干勁十足地朝著相同的方向發展。
報道說,這些飛機旨在發揮目前的武裝無人機和巡航導彈(可以在程序控制下追逐目標)那樣的作用。敵方干擾有可能影響遙控,因此必須對此做好準備。這有可能意味著要在無人機上輸入預設指令使其能夠繼續執行任務,或者在未滿足某些條件的情況下掉頭返回基地。無人戰斗機(相對于無人轟炸機)可以根據預定程序,在遙控控制下或者完全自主地迎戰敵方戰斗機(無人或有人駕駛)。這就是中國希望跟上的未來狀況。
這種東西讓許多人感到驚恐,但實際上100多前就出現了(水雷和魚雷)。幾十年來,這些武器裝備了越來越強大的人工智能技術。這種技術正用于越來越多的導彈和“智能炸彈”。這類技術不是未來技術,現在就有,在19世紀就出現了。
報道指出,美國海軍的X-47B是最先進的無人作戰飛機,其使用的技術也是其他國家奮力追趕的目標。例如,X-47B在7月首次成功在航母上降落。雖然軟件控制的著陸系統幾十年前就研發出來了,但在移動的機場(航母)上降落要比通常的情況(在機場著落)復雜得多。要想在航母上降落,就需要飛機具有更強大的硬件和軟件。海軍預見到會出現故障和存在缺陷,但希望在幾年后而不是幾十年后趕上陸基無人機使用的商業降落軟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