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網站11月27日指出,日美兩國明確顯示出共同應對的姿態,迫使中方撤回決定。
報道稱,美軍使用的全球鷹可以通過自動操控在約2萬米的高空持續飛行30小時以上,飛行高度是民用飛機的近2倍,被視為甚至超過了普通戰斗機可到達的高度,使用全球鷹被認為是避免軍事沖突并加強監視。
報道指出,雖然全球鷹不具備攻擊能力,但是可以靠近對方國家的領空附近,通過高性能攝像頭密切監視中國飛機起飛狀況等。飛行路線事先通過程序設定好,設想在東海至中國領空附近的范圍內飛行。
日本自衛隊已通過地面雷達、空中預警機(AWACS)的空中雷達以及早期預警機E2C等監視周邊區域。對于國籍不明的飛機,日本戰機將緊急升空確認其動向。美國政府向中國表達了“強烈擔憂”,不過中方予以了反駁。美國國防部長哈格爾表示“不會改變美軍的一切軍事行動”。美國總統副發言人 Ernest25日指出“(中國的做法)是不必要的挑釁”。
據報道,防空識別區是為了識別接近領空的飛機是敵是友,在領空的外側劃設的區域。要求進入該區域的飛機提前通報飛行計劃。對于未經聯絡便靠近的飛機將采取緊急升空措施。各國根據防空需要,按照國內法律劃設防空識別區。(參考消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