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瓦特無人機公司總經理趙國成(右)和他的合作伙伴。 記者何曉剛 攝

濱湖機電公司銷售經理魏佳慧手捧剛剛打印出的中國龍擺件。 記者蔡曉智 攝
說起無人飛機,有人馬上會想到美國軍方的無人機,它們如幽靈般悄無聲息地闖入“基地”,精準地清除目標。其實,很多市民不知道,武漢企業就能生產無人機。
2011年初,武漢市提出“工業倍增”計劃,并將其納入武漢市“十二五”規劃。近兩年來,武漢工業呈現跨越式增長態勢,還涌現出不少“尖板眼”。對普通市民來說,這些企業和產品的確有些陌生,但在各自的行業中,它們卻是實實在在的“小巨人”,專業人士稱之為“隱性冠軍”。
漢產無人機國內領先
昨天,雨后初晴的黃岡市浠水縣關口鎮白洋河村上方,出現一架無人機。地面接收站的畫面上,白洋河水庫猶如一位長袖善舞的美女,倩影盡收眼底。正在操作無人機的湖北易瓦特公司工程師盧科興致勃勃地說:“這是武漢產的無人機,能飛四五百米高,能拍照拍視頻,還可以裝載激光雷達,用3D打印處理后,就可以把整個水庫及周邊的地形微縮復原。”
正打算依托白洋河水庫做旅游項目的客商陳先生說:“水庫區域面積太大,周邊沒有高層建筑,用無人機做航拍,費用不到載人飛機的四成。從空中鳥瞰水庫,景色太美了。相信用它制作的宣傳片,看的人都會心動。”
昨天下午,記者在位于江岸區黃浦科技園的易瓦特公司看到,上十架近兩米長的飛機正在組裝。總經理趙國成如數家珍:“這是海事無人機,用于海事救援和巡查;這是電網無人機,用于架設或檢查高壓線;這是警用無人機,用于治安監控……”
今年初,武漢一家醫院找到趙國成:人體器官移植,需要用新鮮的器官,傳統的運送方式時間太長;用無人機,難題就迎刃而解了。
易瓦特的無人機,可以實現“一鍵運送”。機主設定目標后,只需按下電腦鍵盤發出指令,無人機就可以把物品運送到目的地,誤差只有2厘米。目前,易瓦特已能生產載重30公斤和100公斤級別的無人機,技術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今年6月,易瓦特與美國菲特斯航空公司成立國內首家中美合資無人機制造企業,計劃建設中國最大民用無人機產業園,具備科研、維修、裝配、測試和飛行員培訓等功能,兩年內開發中國唯一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載重300公斤以上大載荷、長航時民用無人直升機,達到1000架以上無人機的年產銷量,實現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