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培育新支柱產業為重點,著力打造陜西經濟升級版
統籌推動能源化工產業高端化和新支柱產業加速成長。鞏固提升能源化工產業支柱地位,加快培 育壯大新的支柱產業,形成多點支撐、多元帶動新格局。加大地質找礦力度,以煤制油、煤制烯烴為主要轉化方向,加快中煤榆橫烯烴、陜煤蒲城煤制烯烴示范等項 目建設,構建從煤油氣開采到精細化工的完整產業鏈。按照抓整車、強配套思路發展重型卡車、新能源汽車、變速箱等產品,促進陜汽20萬輛重卡和比亞迪70萬 輛、吉利20萬輛整車項目加快建設,吸引現代汽車、三星SDI新能源電池等項目落戶,盡快擴大汽車產業規模。依托存儲芯片制造促進電子級硅材料、半導體封 裝測試、智能終端制造等全面發展,加快建設灃西新城云計算與大數據中心等骨干項目,形成門類齊全的電子信息產業體系。積極跟進大型運輸機研制生產,深度參 與新舟700飛機項目,建設無人機產業園,發展航空及其配套產業。構建新材料產業鏈,重點抓鈦合金、鋁鎂合金和鉬金屬深加工項目,支持省內企業參與航空航 天、裝備制造和汽車零部件開發。以強生供應鏈基地建設為契機,促進生物醫藥產業聚集發展。
大力促進文化產業、現代服務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挖掘人文底蘊,創新體制機制,積極培育 文化市場主體,加快實施30個重大文化項目,力爭文化產業增長25%以上。打造高水平文化資產運營和投融資平臺,將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擴增到10億元。加快 建設西安國家級數字出版基地、印刷包裝產業基地和廣告產業園,支持西影集團和陜文投集團融合發展。促進文化與創意、旅游、信息、科技、金融等產業相互融 合,引導出版、影視、演藝、動漫等產業互動發展。制定支持現代服務業發展政策措施,重點發展物流、會展、金融、服務外包、高技術服務等產業,抓好100個 重大項目,培育100戶大型服務企業,推進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和標準化試點,組建煤炭、建材、醫藥等大宗商品電子交易中心。
狠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淘汰落后產能。繼續實施千億百項技改工程,加快有色、紡織、冶金、 建材等傳統產業的改造,以做大做強為目標推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出臺能源消費總量實施方案,強化新上項目的環保標準硬約束,繼續建好循環經濟園區,堅決淘汰 未達標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和高污染企業。全年淘汰落后產能497萬噸、2000萬米、125萬重量箱。
圍繞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建設國家創新型省份為契機,圍繞產業鏈部署 創新鏈,根據支柱產業、龍頭企業對關鍵技術的需求,實施企業聯合重大專項。繼續開展省屬國有企業研發投入量化考核,強化中試基地建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和 利用,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年內實現10個優勢主導產業中試項目省內轉移轉化。探索由市場決定的技術創新項目和經費分配機制,支持企業建設工程研究中心。啟 動建設省知識產權運營平臺,推動科技型企業加快發展。加快特色科技產業園區和示范基地建設,支持西安高新區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搞好灃東新城科技資源 改革示范基地建設。充分發揮省統籌科技資源中心的作用,促進多種形式的科技咨詢服務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