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UCLASS飛機項目的一些消息來源稱,海軍正在重新考慮對UCLASS飛機的性能和成本要求,并可能再次修改該機的規格要求和招標書草案中的 評價準則。海軍部長辦公廳和海軍作戰部長辦公室已要求NAVAIR和主管研究、發展和采辦的副部長提交一份報告,闡明工業界在成本參數范圍內(該參數由國 防部在2013年設定)研制出UCLASS飛機的能力。按計劃,海軍領導層將在本周聽取該報告的簡報。海軍的關鍵性能參數(KPP)要求UCLASS飛機 項目的競爭廠商以1.5億美元的系統價格,提供一個距離航母600海里(1111千米)的“軌道”(譯者注:指持久的戰斗空中巡邏圈)。
工業界消息來源則告訴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組,海軍很可能沒有足夠的預算支持UCLASS飛機項目,不管該機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生存能力(譯者注:此前美 國海軍曾表示,在初期不要求UCLASS飛機具有與F-35隱身戰斗機相當的隱身能力是出于成本考慮),因此,海軍要么調整要求以確保項目不超支,要么要 在當前預算受限的環境中為該項目尋找額外的資金。國防授權法的相關規定也給海軍出了難題。《2013財年國防授權法》禁止海軍在完成初步設計評審之前向某 家廠商授出合同;《2014財年國防授權法》則規定,在該項目獲得“里程碑B”批準以進入正式的“工程和制造發展”階段之前,海軍采購UCLASS飛機的 數量不得超過6架。
迄今為止,美國海軍似乎仍致力于保持UCLASS飛機的高端能力。1月21日,海軍部長雷•馬布斯(Ray Mabus)在博客上寫道,“它(UCLASS飛機)將是一種戰斗機器。它的最終狀態是一架能夠在對抗環境中執行精確打擊任務的自主飛機,其使命任務能夠 強化和拓展,這樣它就能夠在擴展的范圍內執行情報、監視與偵察,電子戰,空中加油,海上態勢感知任務”。馬布斯同時寫道,“我們正在最終敲定(對 UCLASS飛機的)要求。我們還沒有開始制造它。我們希望在開始生產之前形成合適的要求和設計集合,以避免過去困擾許多項目的失策和成本超支”。(中國 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張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