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諸多應用領域,人們在對無人機的前景表示謹慎看好的同時,也在討論無人機給監管規定、安全性、技術可行性、隱私保護等問題帶來的挑戰。這些現實而又棘手的問題無疑將構成從夢想到現實之間的距離。
很明顯,無人機能否解決自身面臨的安全性挑戰,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其應用和推廣的程度。如何確保無人機的電腦控制系統不留“后門”和安全漏洞,不被黑客和不法分子入侵;如何避免電磁波等各種干擾,始終保持通信線路暢通,確保不間斷的指揮和控制;如何加強無人機動力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避免由于機械和電氣故障造成墜毀;如何開發、完善無人機偵測、遙感以及碰撞回避技術、空中交通預警和碰撞回避系統,促進無人機系統與國家空域系統集成,避免無人機和有人機之間以及無人機相互之間發生碰撞。這些問題的解決,有賴于信息、通訊、航空、電子、遙感、飛行控制、智能交互等各項技術的進步。
對于我國來說,民用無人機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由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標準,無人機研發單位多、布局不合理、重復建設、經費浪費等問題也有所顯露。如果不及時加以規范、引導和扶持,將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
應當從國家層面加強頂層設計,制定相應發展規劃,在關鍵技術的研發、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市場需求的引導等方面作出部署,給予適當的政策,推動國防裝備、民用產品有機結合,建立健全競爭、評價和合作機制,實現軍民融合、打造中高端無人機“國家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