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孚航空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民用無人機研發設計和制造的民營企業。已經研發出十幾架不同功能的無人機。其中部分零件都是用3D打印機直接打印出來的。
中孚航空的董事長郭獻民表示,現在完成無人機的外殼制作只需要一到兩天,而傳統在工廠里面的生產需要兩周的時間。省去了每次開模的時間和大量的一個費用。
無人機相比于載人飛機來說,它對智能控制技術,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等方面的精度要求更高。不僅門檻高,資本、技術、人才更是缺一不可。郭獻民表示,“要研制一款新機型,前期往往要投入數百萬資金。可以說是在燒錢。很多民營企業都撐不下去。”不只是中孚航空,目前天津有全華時代航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航天神舟飛行器有限公司等一批無人機領域的實力企業落戶。但缺資金和缺人才一直是制約國內民營無人機企業發展的兩大瓶頸。為此,今年天津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支持企業開發“殺手锏”產品和技術,對于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填補國內技術空白的企業最高將給予100萬元的財政資金補貼。對于認定的天津市重點新產品新技術予以企業財政資金支持。只要有“殺手锏”產品就能得財政補貼,這樣中孚航空今年一口氣投入了500萬,成功研發出了一款高空續航能力強的新型電動無人機。
今年天津人力社保部門還啟動了聚集創新人才行動,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合作培養技術帶頭人和高端技術人才。到今年年底,天津無人機產業鏈的產值總和預計將突破100億元。其中無人機整機銷售將達到100架,實現產值10億元。機體、機載和零件等上游產業配套實現產值70億元。無人機租賃,廣告航拍等下游航空服務業產值突破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