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上不少人看好無人機快遞前景。從去年至今,不少公司都愿意慷慨解囊購買或者研發無人機設備。去年12月,亞馬遜宣布Prime Air計劃,用無人機在30分鐘內把貨物送到顧客手上,順豐隨后也高調宣布在東莞完成測試并開始試運行;今年八月谷歌收購了無人機公司Titan Aerospace,并且稱研發兩年的無人機項目已經在澳洲昆士蘭試運行,谷歌無人機除了將狗糧、疫苗等送往農場,也幫助披薩公司送外賣。Frost&Sullivan咨詢公司發布的一則報告預計2015年之前,全球應用級別無人機市場將達到20億美元。
為了應對市場對專業級無人機日益高漲的需求,極飛日前剛剛完成7年來的首輪融資——引入硅谷的長青基金2000萬美元,主要用于高端無人機導航技術研發和小型應用級別商品化無人機的推廣。今年11月,極飛的無人機工廠將在東莞松山湖落成,以保證順利實現產品的產能和品質。
作為國內最早開始研發多旋翼無人機的公司之一,極飛是由前微軟中國區MVP彭斌創立,后引入資深媒體人Justin Gong和知名市場專家易丙洪作為聯合創辦人。經過七年的研發和技術積累,極飛在小型無人飛機獲得大量用戶,成為包括澳大利亞海岸巡邏公司等多國政府部門和知名企業的合作伙伴,每年創收數千萬元。目前用戶涵蓋醫療救援、低空物流、安防監控、森林防火、地質勘探、影視航拍、空中測繪、極地科考等行業。
過去三年,無人機在玩家航拍市場經歷過一段井噴期,但無人機快遞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在國內,還沒有明確的針對商用無人機的空中管制交通系統,但快遞公司普遍把飛行地點選在人煙稀少的郊區,控制飛行高度在一千米以內(美國是400英尺)。另外,因為玩具無人機跌落而誤傷行人時有發生,配送包裹的無人機并不會直接面向客戶,僅在自身不同網點之間的配送。所以說想要完成“最后一公里”B2C式的精確配送從目前來看尚存難度。
考慮到住房密集、人口稠密的國內一、二線城市,短期內讓無人機直接面向客戶的實施難度很大,但通過現有試驗結果來看,無人機可以解決低密度地區和邊遠地區定點配送,甚至能在搶險救災中充當快遞員的角色。如果說無人機最有可能在未來改變哪個行業?在郊區天空運行的無人機快遞令人陷入無限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