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一帶一路”器官保護產學研國際論壇暨中國無人機器官轉運試飛發布會在蕭山產業新城隆重舉行。中國首次自主技術無人機器官轉運成功試飛,“一帶一路”器官保護創新產業聯盟、“一帶一路”中印器官保護聯合研發中心及“一帶一路”無人機器官轉運先進技術研發基地揭牌成立。中國工程院院士鄭樹森擔任本次大會主席并領銜業內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出席活動。
中國自主技術無人機器官轉運成功首飛
試飛儀式
此次活動主辦方圣捷菲科技(SJF technology)舉行了中國無人機器官轉運的試飛發布會,這也是中國首次使用自主研發的器官轉運專用無人機搭載器官轉運專用設備完成的全智能化,全流程監控的無人機器官轉運。無人機搭載器官保存專用設備,自動導航飛行,平穩地穿過高樓及樹木,順利降落在指定地點,精準巡航技術令參會海內外專家印象深刻。此外,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器官轉運設備還具有器官質控和監護功能,醫護人員可在轉運過程中全程監控器官的狀況,實時修復、檢測與數據采集、并與移植前端的醫療團隊同步。
合影
器官轉運是與時間的賽跑過程,在堵車成為新常態的城市交通環境下,將醫院與火車站、機場之間的這一“最后一公里”段用無人機精準運送,運輸時間將相比傳統的車輛運輸節約90%,成本也可以極大降低。項目研發核心骨干李建輝博士表示,目前無人機器官運輸面臨的技術問題已基本解決,我們期待不久的將來搭載圣捷菲自主研發的中國首個無人機器官轉運及質控平臺可以正式啟用,在國家航運部門支持下,大大縮短器官運輸時長,提高器官利用率,造福廣大病患。此次試飛實現了國內首創的智慧化器官運輸,為我國器官轉運全流程質控插上數字化的雙翼,助力中國大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
“一帶一路”國際器官保護聯盟成立
揭牌儀式
在印度再生醫學研究中心Praveen Kumar Vemula教授,瑞士干細胞基金會大中華區副總裁任昊博士,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心臟再生研究中心辛立明博士等海外專家和國內與會領導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大會還舉行了“一帶一路”器官保護創新產業聯盟、“一帶一路”中印器官保護聯合研發中心及“一帶一路”無人機器官轉運先進技術研發基地的聯合揭牌儀式。
近年來,我國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發展迅速,已躍居成為世界第二大捐獻與移植大國,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和“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就器官保護的研發與臨床應用等展開了熱烈的產學研聯合交流分享,“一帶一路”器官保護國際合作交流已然開啟,聯盟將致力于全球器官保護數據的共享,前沿科技難題的聯合攻關,建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器官保護創新組織。
論壇現場
論壇期間,河上鎮相關領導向全球來賓全面介紹了蕭山產業新城投資營商環境及建設發展情況。他表示,隨著圣捷菲等高科技企業以及高端科研人才的快速導入,產業集聚發展勢頭日益強勁,未來類似“一帶一路”器官保護產學研國際論壇等高水平、國際化的學術及產業化交流活動將推進蕭山產業新城以數字經濟和科技創新為引領,推動構建起高端裝備新材料為主,汽車新材料、醫用新材料為輔的“1+2”產業體系,打造中國的科創新材綠谷、宜居宜業魅力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