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無人機表演吸引了大批觀眾。何俊 胡澤瑜 攝
|
“哇!無人機竟然能飛那么高,還能把我們拍得非常清楚。”11月30日,深圳市公安局光明分局下轄的6個派出所同步開展第十屆警察開放日活動。警用無人機等高科技手段,還有擒敵拳、警犬、消防滅火等表演,亮相主會場公明派出所,讓市民朋友們大呼過癮。
南方日報記者 柳艷 通訊員 胡澤瑜
無人機表演受到市民熱捧
光明新區警察開放日當天,6個派出所各具特色,有民警自編自導的防范小品,有民警現場表演武術劍法,有警犬技能展現等等,吸引了大批群眾。在 警察開放日主會場公明派出所,隨著無人機引擎發出的“嗚嗚”聲響起,前來參加活動的市民朋友不淡定了,圍了里三圈外三圈。他們拿起手中的拍照設備,對著快 速飛起的無人機一陣猛拍。
“我以前從沒有見過這種無人機,它看起來像只八爪魚,真沒想到它竟能夠飛那么高,起碼有七八十米,還能把在地面上的我們拍得非常清楚,科技的發達真令人驚嘆。”市民黃小姐說,她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警察開放日活動,看到豐富多彩的表演感覺不虛此行。
據現場警官介紹,這種無人機搭載了高清攝像機,拍下的畫面可以通過無線設備,直接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它的空中偵查半徑能夠達到5公里遠,重量 有十多公斤,穩定性非常好,“就算拿竹竿捅它都不會掉下來”。但受電池蓄電量影響,這種無人機的持續航行時間大概在15分鐘左右。
這種警用無人機拍攝下的現場畫面,可供指揮者進行科學決策和判斷,應用在反恐維穩現場控制和營救現場控制。它的高空機動性,可以執行巡邏任 務,不受地面交通限制。同時,無人機還能夠提供空中追蹤、空中采集、心理威懾等作用。了解到警用無人機作用后,市民朋友更是對這個其貌不揚的家伙產生了濃 厚興趣,待它停落在地面上紛紛與它合影。
警方展示“科技強警”
警用無人機表演只是光明警方展示“科技強警之路”的剪影。為了以饗市民群眾,幫助他們了解光明警方在科技手段上的應用,公明派出所開放了情報 指揮使,里頭設置了一整面墻的高清顯示屏,對應著公明所轄區各主要區域、主要路段的高清探頭,在探頭覆蓋區域,翻看一本書的書名都清晰可見,任何犯罪都在 警方掌控之中。
據了解,公明派出所目前視頻建設上已經建設成了新的一類點,在以前的135個標清一類點的基礎上,增加了325個高清一類視頻探頭,整個公明 所轄區的一類點視頻增加至460個,一類點視頻探頭數量翻了三番,基本實現公明轄區主要區域、主要路段全覆蓋,同時標志著公明轄區視頻監控進入了高清時 代.通過視頻實戰應用,協助刑偵民警破獲包括“11·02非法持有槍支案”等重大案件在內的27宗刑事案件,協助查處行政案件53宗,協助尋人、尋物11 起。
民警還現場演示了通過視頻追蹤,協助偵破“3·09女孩走失案”、“11·02非法持有槍支案”等真實案例,讓市民直觀的感受到高科技在提升 警隊戰斗力中的作用。據悉,整個公明派出所轄區今年新增了三百多個一類探頭,總共一類探頭數量超過四百個。“以后有人想犯事可得三思了,做了什么事視頻里 面一清二楚。”市民陳小姐說。
合圍式小區實現社會治安好轉
受邀前來參加活動的原特區內市民,在新區警方帶領下還來到了公明薯田埔社區,參觀了該社區的圍合式小區建設情況,了解到了薯田埔社區通過“門禁管理”、“移動警務終端”、“車牌自動識別”、“遠程視頻圍合”、“貓眼工程”等系統建設后,社會治安大幅好轉。
據了解,“遠程視頻圍合”即是對村里的內部區域實現視頻探頭覆蓋,形成一道道虛擬圍墻,便于村群防群治力量遠程視頻巡邏,并可在后端對進入該區域的人員進行視頻監控;
“移動民用身份核查終端”即是民用版警務終端,配發給村巡防隊使用,前段無數據,通過網絡和后臺進行實時比對,既保障了數據安 全,又有利于發動村里群防群治力量強化對人口的判別和監督;“車牌自動識別”則是依托現有停車場道閘管理系統對進出車輛進行識別和對車輛正面進行整體拍 照。
相關負責人介紹,公明所情報指揮室與薯田埔科技圍合小區兩個科技強警的具體舉措,都是利用高科技解放警力維護治安,是全市的試點工程。通過科 技手段等的應用,今年1—10月,公明辦事處刑事警情同比下降9.8%,其中“八類案件”警情同比下降32.4%、“黃賭毒”警情同比下降48.8%、 “兩搶”警情同比下降49.8%、“兩盜”警情同比下降16.1%,并有望長期保持同比下降的良好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