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惠州1月16日電(康孝娟 張巖)廣東地理國情監測專題報告會16日在惠州舉行,此間,廣東省首個無人機遙感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正式落戶惠州,由武漢大學遙感信息工程學院與專門從事無 人機遙感技術研發生產的廣東泰一科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合作,該研究中心將增進惠州地理信息與通用航空等行業結合,加快惠州地理信息產業升級,為國土、 交通、測繪、農業、林業、水務等職能部門提供服務。
據悉,目前無人機遙感技術正越來越多地被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應用于地理國情監測,在決策、調查、救災等領域推廣應用,而廣東省遙感技術應用及研究發展最快、應用最廣,不論是運載平臺還是系統研發在國內處于優勢地位。
據廣東泰一科技高新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山介紹,無人機遙感技術在惠州早已進行了相關 技術應用,尤其是應用在頻發的自然災害上,遙感技術為突發事件獲取最精準、最及時的高新影像,展示受災區域的地形地貌,以及倒塌房屋受損道路農田等各種災 情信息,用于救災指揮、災情評估、基礎設施修復、災后重建規劃等。其中,近兩年來惠州發生多次洪水圍困事件,都是無人機率先進入災區拍攝,第一時間將災區 現場照片發回到應急辦等相關部門;2014年,惠州市國土局資源局也通過無人機遙感技術對水北村的征地拆遷工作進行了航拍記錄,此外,交通部門使用無人機 對惠鹽高速的建設施工進行了全程監測。
武漢大學教授、博導李建松告訴記者,無人機遙感技術廣泛應用于國土資源動態監測、礦區資源 勘探、地形圖更新、林業草場監測及交通、公安、軍事等領域。僅2013年無人機在全國各地的應用產值就達到50億元人民幣。之所以將研究中心落在惠州,是 因為武漢大學很早之前就和廣東在地理信息方面進行了深入合作,有良好的合作基礎。惠州即將有通航產業園,且今年1月起惠州啟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為 本地地理國情監測建立了良好的數據基礎。
李建松在報告會上還作了《地理國情監測與政府運營管理決策》的專題報告,講述通過對城市發 展范圍內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進行統計與分析評價,為政府管理和決策提供及時信息服務等。他指出,惠州市正在試點智慧城市建設,可以與地理市情監 測緊密結合,通過對城市發展范圍內的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包括城鎮化發展要素、交通網絡基礎設施、綜合市政管線)進行統計與分析評價。依靠智慧城 市這個信息共享平臺,為城市的運行管理提供全面的監測與評價信息,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促進從地理空間上合理布局人口和經濟活動,優化配置各類 資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