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圖片為凱利達創投咖啡內景,創業者在這里暢談創業夢。渤海早報記者 許鑫 文并攝
今年3月22日,凱利達創投咖啡(以下簡稱凱利達)在高新區科技金融大廈成立,這是一家集創業孵化輔導、項目推介投資于一體,為創業者提供一條 龍服務的創業孵化器。雖然是民辦性質,但在天津創業圈里,凱利達卻是一個響當當的名字。在成立當天,市科委、團市委領導分別為凱利達掛牌“創新型孵化器” 和“天津市青年創業基地”。
成為天津市首批真正意義上的“眾創空間”以來,凱利達吸引眾多大學生創業者來此實現創業夢。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里,凱利達已吸引創業者上千人,68個正式注冊入孵創業團隊以及500多位投資者入駐,并已有創業團隊成功獲得數百萬元投資,開始向科技型企業發展。
一家民營“眾創空間”靠著什么運營模式幫助創業者圓夢?日前,渤海早報“創新創業 弄潮濱海”活動報道記者走入凱利達,感受這里的創業激情。
畢業生組無人機團隊
獲400萬元創業資金
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與年輕人喝咖啡聊創業以來,創新創業之風傳遍大江南北,伴著咖啡的香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氛圍愈顯濃郁。在 天津高新區科技金融大廈的凱立達創投咖啡開放交流區內,創業者、創業導師、投資客,經過一番熱烈激情的討論,一個個創業夢在這里萌發起步。
“這里是完全開放的,面向有意創業的各個群體,不管是想注冊公司、想尋找合作伙伴,還是想推廣產品,我們這里都能提供交流平臺。”凱立達創始人 呂鵬輝告訴記者。“凱利達不僅提供免費辦公區域,還提供創業輔導和項目推進,甚至是幫助尋找投資,這種全方位的創業孵化模式,為創業者提供了極大便利。”
在凱利達,由兩位85后大學生韓潔、潘慶組成的無人機團隊項目引起記者的注意。在北京讀大學畢業后,出于對航模、無人機的喜愛,二人先是在北京 開設了一家航模工作室,后來研發成功一款小型無人機,承接農藥噴灑、航拍等無人機服務業務。經過幾年的努力,二人雖然具備無人機駕駛資格證,具備研制無人 機的能力,也有一定客戶資源,但真正走上創業路,把無人機做成產業化,還是面臨著很多困難。“雖然技術過關,但對于公司運營我們不太擅長,而且無人機研發 制作的費用高,沒有投資是不行的。”韓潔、潘慶告訴記者,今年偶然的一次機會,經朋友介紹來到凱利達,發現這里能夠幫助他們解決以前不能克服的創業難題, 最為重要的是有投資者愿意為他們出資400萬元,共同成立無人機公司,和他們一起實現無人機創業夢。
本市一家房地產高管陳鵬正是這個無人機創業團隊的投資人之一,并負責團隊初期創立公司和之后的整體運營工作。“這兩位年輕人絕對是技術達人,無 人機駕駛證非常難考,而且需要有5萬元考試費,他們倆都已經考下來了。在分工上,韓潔主要負責軟件編程和無人機調試,而潘慶對無人機各種材料非常在行,經 常到全國各地采購專業的制作材料。對于他們來說,缺少的是公司運作經驗、市場推廣渠道以及處理公司財稅人力等繁雜事務的精力。由于看好他們的創業能力,經 過初步洽談,他們非常愿意和我們合作,正式成立無人機公司,未來的目標是實現無人機的產業化。”陳鵬告訴記者,由于無人機制作需要較大的空間,他們已經選 址武清設立廠房,7月正式運營。“我們未來面向的領域主要包括農藥噴灑、環保監測、公安巡查等,而且已有合作客戶跟我們聯系,不但要出售無人機服務,更要 打開小型無人機批量生產的市場,目前投資是400萬元,未來將追加到1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