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飛科研總裁 王猛(右))
據王總介紹,該公司以工業級無人機產品為主打,廣泛應用于林業、消防、公安、電力、石油化工、環保、勘探、軍事以及應急搶險等多個領域。此次亮相天津的是該公司新品奇美拉TF-238共軸雙槳無人機直升機。這款無人直升機具有任務載荷大(比同級別無人機大30%)﹑抗側風能力強﹑安全易控等特點。因采用共軸雙主旋翼與復合尾槳設計,使任務載荷﹑飛行穩定性和環境適應性大大提高。
深圳通飛集團從事無人機研發已有20年歷史,無人機行業能夠具有如此“悠久歷史”的企業少之又少,那通飛是如何成為一顆“常青樹”的。對此王總解釋道,“我們公司能一直存在,得益于兩個方面。一是擁有一批真正的無人機愛好者,跟蹤無人機發展狀態,摸索探討無人機技術。到2011年,開始研制復合式共軸雙槳無人機,以此作為主打產品。我們公司技術總監劉總,非常癡迷無人機,20年前就開始參與一些航模(無人機前身)活動。二是國內唯一一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公司。我國有很多研制共軸雙槳無人機的公司,但他們一般采用俄羅斯共軸雙槳系統,而我們是自主知識產權。依托這一平臺,我們具備獨有的特點和優勢,在無人機應用領域占有市場。”
近幾年無人機市場炙手可熱,對此王總表示無人機發展其實已經有幾十年的時間,火熱是從汪峰求婚開始,老百姓逐步認識無人機。目前,業內人士將無人機劃分為兩大市場,一是消費級無人機,二是工業級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主要以航拍為主,市場占有率高,發展也相對成熟一些。而工業級無人機還處于起步階段,它對市場環境和技術要求更高,因而國內工業級無人機廠商還正在探索其發展方向。工業級無人機發展還面臨三大挑戰,一是企業自主的技術儲備。國內無人機發展速度與其技術儲備狀況是不協調的,技術儲備還很欠缺。二是市場需求不足。很多無人機制造企業對無人機應用領域了解不全面,無人機應用企業對無人機不了解,二者沒有建立聯系,達成共識,因此應用企業多持觀望態度。在日后工業級無人機發展中,制造企業需要與應用企業建立聯系,實施無縫連接,提高市場需求。
與我國相比,西方無人機發展步伐很快,得益于其強大的技術儲備。王總說:“因此也希望我國有基礎知識儲備的年輕人加入到這一行業中來,為無人機行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但年輕人選擇這一領域創業必須夯實理論基礎,提升技術,因為無人機行業發展需要的是復合型人才。”
深圳通飛以奇美拉平臺為依托,實現與實際應用企業的無縫連接,分析客戶需求,解決客戶以往無法解決的問題,實現以往無法實現的目標。王總強調客戶滿意是我們企業發展的宗旨和目標,通過我們目前特有的共軸雙槳平臺為客戶原有無法實現的任務提供一個參考方式,為中國工業級無人機今后發展起到領頭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