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雖然我國國家船舶遠程識別和跟蹤系統(LRIT)數據中心可以查到所有中國籍船舶的身份和定時位置信息,還能對靠近中國海岸線的外國船舶通過與有關國家聯絡,進行身份和定時位置查詢,但是LRIT系統的應用顯然存在極大的局限性,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實時跟蹤(每6小時一次數據更新)。
ORBCOMM公司是由美國軌道科學公司和加拿大Teleglobe公司合伙經營,主要通過其覆蓋全球的低軌道衛星系統提供針對雙向短數據/信息傳輸服務的衛星通信服務提供商。所有ORBCOMM第二代衛星均設計配備了自動識別系統(AIS)有效載荷,接收與報告來自配備AIS的海上船舶的信號。AIS數據采集系統是ORBCOMM系統的子系統。大部分AIS數據采集需使用的基礎設施可以和ORBCOMM系統共享。衛星接收到的AIS信息可以被下載到GES,并能被控制中心處理,向用戶提供。但是,基于機載AIS的研究與應用目前是空白。

水上船舶識別是水上交通應急處置的關鍵,特別是遠離海岸的海域,全面、詳實地了解和掌握水域船舶信息,對水上交通應急處置的及時、科學、合理決策十分重要,因此,機載AIS顯得特別重要,通過機載AIS收發機,來接收和發送AIS報文,讓岸基搜尋指揮中心及時掌握搜尋海域船舶的動態信息,實現對遠海搜尋海域航行船舶的應急處置協調指揮。
機載AIS與岸基AIS的區別在于:岸基AIS覆蓋范圍有限,僅限于近海岸20~50海里之內,對于遠離海岸線的船舶AIS信息無法及時接收。只要無人機飛過的海區,都可以收發機載AIS覆蓋的范圍船舶AIS信息。因此,機載AIS收集的AIS數據量更大,覆蓋范圍更廣,岸基應急指揮中心及時掌握水域船舶的動態信息,有利于協調指揮遠海搜尋海域航行船舶參與應急處置。

基于北斗的無人機遠程傳輸關鍵問題
傳統的無人機利用微波等通信技術,來實現遙感信息的傳輸,該技術具有傳播距離短、容易受地形、地貌影響等缺點,影響了無人機在安全應急中,特別是復雜地形、地貌環境中的應用。

北斗具有用戶與用戶、用戶與地面控制中心間的雙向數字短報文通信能力。作為備用的測控通信技術手段,可保證在測控鏈路出現問題時,提供關鍵測控數據的傳輸。尤其對于水上搜救大范圍、全天候的特點,無人機處在臨界或者超出視距測控范圍時,北斗通信的廣域覆蓋能力使得無人機的機動范圍明顯得到擴展。
源自:U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