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很差時 就去買買買
正如前文所述,從小徐穎并未想過非要做科學家,但從研究生選擇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接觸到北斗導航衛星定位系統,到畢業后一直從事北斗科研工作,徐穎覺得,還是有一點興趣在里頭的,而且工作也能帶來一些成就感。
“社會給了科研工作者發自內心的支持和敬意,這是從事其他崗位所不能有的。”對于演講視頻評論區中網友的贊譽,徐穎認為這也是她堅持的動力。
但徐穎覺得不能把這定義為一種犧牲。“如果一份工作又忙又累,收入也不高,做得也很郁悶,我想我是不會干的??茖W家并不是很苦的,我的理念是快樂科研。現在的科研隊伍很年輕,科研氛圍也比較輕松,大家都是一樣的80后、90后,科研也只是一種工作而已。以前社會上一提起科學家就是白襯衫、黑褲子、中山服、黑框大眼鏡,面容清瘦,騎著一輛老式自行車,事實上并不是那樣。不是說一定要把為國家做貢獻和自我犧牲等價起來,而應當把為國家做貢獻和自我發展等價起來。”徐穎一口氣說了很多。
事實上,搞科研工作是很枯燥的,然而當努力了很久卻失敗的時候,徐穎并不會很抓狂,從小獨自成長鍛煉出的心理素質讓徐穎很堅強。在演講中徐穎曾透露,她有一個特別的愛好,在狂風大作暴雨如注的雷雨天,一個人在家看恐怖片。
當然,每個人都會有心情很差的時刻。這時徐穎的選擇和別的女孩也沒什么兩樣:“那我就去買買買,買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心情就會好起來。”
對話:我們不能受制于人 得有自己的導航系統
記者:你所在的團隊都跟你一樣年輕嗎?
徐穎:我們室平均年齡不到30歲,好多是1988、1989年出生的,還有一個沒畢業的學生,是90后。
記者:你們團隊主要是做什么的呢?
徐穎:主要包括衛星系統差分定位、多源融合定位技術和信號體制技術等方面。
記者:已經有了GPS,國家為什么還要投巨資建“北斗”系統?
徐穎:衛星導航技術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大科學技術,我們不能受制于人,我們也得有自己的衛星定位導航系統。
記者:“北斗”在生活中有什么運用?咱們用的一些地圖app,是基于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嗎?
徐穎:是這樣。地圖定位的工作原理分五步,第一步建系統,第二步制作接收設備,第三步做地圖,第四步提供位置服務,第五步用戶交互。我們“北斗”系統現在做的是前兩步,地圖公司做的是后三步,用哪種導航系統取決于接收設備,通俗說就是取決于手機。
記者:目前“北斗”系統發展到哪一步了?
徐穎:現在已經是“北斗”二代了,同時具有定位和通信兩個功能,而GPS系統只有定位功能,我們的“北斗”一代就有定位功能了。
記者:將來還會有“北斗”三代嗎?
徐穎:應該不會了,我們現在的規劃就是到2020年全部建成運營。不過也說不準,沒有“北斗”,還會有其他代號的科學計劃。
記者:到2020年,“北斗”就不需要研究了嗎?
徐穎:不會的,還有很多要研究,“北斗”系統出于歷史原因有它自身的技術局限,我們需要再進一步研究做一些必要的彌補、增強和備份,使得系統更可靠。而且,我們也做一些基于手機定位的接收設備等民用服務。(來源:南方都市報)
轉自中國科技網微信公眾號
?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