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USNI新聞網2015年4月15日透露,美海軍部長雷·馬布斯斷言,洛馬公司的F-35聯合攻擊戰斗機(JSF)幾乎肯定將是美海軍部購買或使用的最后一種有人駕駛攻擊戰斗機,在美國海軍準備開發波音公司F/A-18E/F“超級大黃蜂”后繼機之際出此言論,可能暗示了美海軍航空兵未來關鍵走向。馬布斯認為,無人系統特別是自主無人系統,肯定將是空前增長的新領域并呈現常態化趨勢。為了處理無人武器系統正在形成的新的任務使命,馬布斯宣布增設一名主管無人系統的海軍副部長助理,以及一個新的海軍參謀崗位(與水面和空中作戰負責人同級)N-99。設立這兩個職位的目的,是組織協調無人系統作戰的方方面面(水上、水面和水下以及由海向陸作戰)。作為主要的情報、監視和偵察(ISR)平臺,無人機目前是美國海軍N2/N6信息主宰組合的一部分,而水下和水面無人系統則由眾多機構把持著。與美國空軍不同,美海軍目前沒有武裝型無人機,但正在開發一種航母艦載無人機——航母艦載無人空中監視和打擊系統(UCLASS,它包含美國海軍第一種擬議的無人打擊平臺)。UCLASS開發項目擬在當前的ISR中樞——E-2“鷹眼”指揮結構下實施。2016財年,美國海軍對F/A-XX下一代戰斗機替代方案的分析(AoA)將側重于考察多種選擇,這些選擇可能包括不一定只發展單一飛機來滿足能力需求,而是發展包括有人和無人系統在內的多種能力。美國海軍作戰負責人年初表示,F/A-XX將很可能是有人駕駛的。盡管馬布斯提及了攻擊作戰——美海軍將其定義為攻擊陸地和海上目標,但并未觸及戰斗機空戰問題,而這會提出不同的能力需求。
?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