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7日,英國《飛行國際》網站以網站的名義刊登題為《OPINION: Boeing Defense needs some wins as its portfolio wanes》的文章,其主要內容如下:
當波音公司商業部門達到創紀錄的產量水平時,波音防務部門2015年底的交付數字凸顯其需要獲取新的業務。
2016年1月7日,波音公司宣布它在2015年生產了186架軍機,其中大多數是CH-47“支奴干”和AH-64“阿帕奇”直升機,分別交付了57架和61架。
基于波音737-800的P-8A“海神”海上多用途飛機交付量碰巧高達14架,而前一年為11架,波音公司今年可以期待批量生產由767衍生的KC-46A加油機,最初的18架訂貨尚待政府審議通過。
但是,好消息到此結束,C-17A戰略運輸機生產完最后5架在加州長灘停產,而F/A-18和F-15戰斗機的總裝工作在圣路易斯也已經見底。
相比2014年,“超級大黃蜂”產量減少了九架,共制造了35架。“攻擊鷹”共總裝了12架,比2014年減少了2架。
由于新的機遇相對很少,隨著戰斗機銷售和特種飛機訂單出現空白,波音公司面臨著失去更多飛機生產線。2015年,只交付了1架737-700衍生的“和平鷹”機載預警和控制(AEW&C)飛機——土耳其訂購的最后1架該型飛機。
為了遏制這一趨勢,波音公司正拼命想扭轉其遠程打擊轟炸機(LRS-B)投標失敗的結果,美國空軍將多達100架LRS -B的合同授予了諾斯羅普·格魯門公司,波音公司對招標結果的抗議到2016年2月中旬會有結果。
下一個軍機投標機會競爭極為激烈,目前看來沒有明顯的領跑者。波音公司正與薩伯公司聯手競標T-X高級教練機(350架)項目,并向空軍提出了聯合目標監視雷達攻擊系統(JSTARS)項目選擇波音737-700為雷達載機的建議。
美國海軍的航母艦載無人機項目仍存在不確定性,雖然它得到了國會2016財年的大量撥款,波音公司顯然要使其對抗諾斯羅普X-47B的第二架樣機能夠走向成熟。
獲得新業務不易,維持F/A-18和F-15生產線的運轉將同樣極為艱難。
去年年底,美國國會議員通過本財年資助12架F/A-18E/F和EA-18G,維持了生產線的繼續運轉,今年一季度的總裝速度將降至每月2架飛機。
波音公司正在等待來自科威特的一個潛在訂單,并且希望美國海軍在今年2月提交下一個五年預算申請時能繼續訂貨。
其他潛在的戰斗機買主包括加拿大和丹麥,這兩個國家已在考慮用其它機型替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芬蘭最近開始研究替代已經老化的F/A-18“大黃蜂”,而F-15和F/ A-18被列入了眾多潛在的候選機型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