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這兩個癥結,郭力團隊開始了長達半年的打磨升級。
為了研發出強度更高、更耐用的材料,團隊和供應商一點一點調試。不知不覺到了盛夏,素有“四大火爐”之稱的南京,室外溫度高達40度。頂著高溫和烈日,郭力團隊每天都在戶外做試驗,一次又一次地試飛。
到了9月,在試加工100多款材料后,最后一次試飛終于取得預期效果,時速達到85公里,“可以追上越野摩托車”。而整個無人機的體重僅1.3公斤,折疊之后的大小和一本書差不多。

◆奇蛙運動跟拍無人機
研發階段就此告一段落,郭力著手尋找銷售渠道。彼時,阿里巴巴正和富士康合作,成立“淘富成真”計劃,扶持硬件產品,為生產硬件的中小型企業提供優先眾籌權。
經過一番策劃包裝,奇蛙無人機順利上線淘寶眾籌。結果,兩個月時間里,郭力團隊就售出了1000多套產品,籌資500萬元。
欣慰之余,郭力又投入到緊張的量產工作。但是,新的問題又暴露出來,模具材料由于流動性較差,無法大批量生產。
郭力團隊只好繼續修改模具。眼看著2015年即將接近尾聲,向用戶承諾的發貨期就要到來,而材料的調試卻遲遲沒有進展,郭力和團隊焦急萬分。為了盡快把產品交付給用戶,他們夜以繼日,每天都加班到12點。
去年2月,趕在春節前,郭力和團隊完成量產。“終于松了一口氣,沒有辜負用戶。”
在此期間,郭力意識到,團隊急需拓展市場,需要擴建市場和銷售團隊。2015年10月,郭力啟動融資,經朋友介紹,他在年底獲得了來自方廣資本的天使輪融資,金額1200萬元。
抗7級大風
去年春節,完成消費級無人機的量產和銷售之后,郭力團隊初步搭建起了供應鏈機制。再加上新一輪融資到賬,郭力決定將產品由消費級無人機過渡到工業級。
憑借全自主無人機飛控、自動跟蹤三軸增穩云臺以及無人機總體設計等核心技術,郭力將行業應用鎖定在多個領域,包括警用安防、環保檢測、消防救援和電力巡線等。
雖然已有消費級無人機的研發基礎,但由于工業級無人機更加個性化,需要滿足不同客戶的具體需求。郭力團隊只能一邊和無人機廠商合作,幫他們提供解決方案,一邊了解客戶需求,邊討論邊改進。
隨之而來的訂單堅定了團隊的信心。去年5月,得知郭力的產品由消費級無人機轉向工業級之后,一家電力行業的公司輾轉找到他,希望定制一款電力巡檢無人機。
原來,早在2008年,雙方就有過接觸。彼時,郭力三人正在做直升機增穩控制系統,在圈里打下了一定的知名度。因此,即使團隊還沒有做出一架真正的工業級無人機,客戶對他們也較為信任,隨即簽下第一單。
據郭力介紹,相對于消費級無人機,工業級產品更講究續航能力。消費級無人機的續航時間只有20分鐘,而工業級無人機則需要60分鐘。這成了擺在郭力團隊面前的一道難題。于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團隊又開啟了夜以繼日的技術攻克之旅。
6月,第一款電力巡檢無人機終于交付成功。通過口碑相傳和自身的不斷爭取,郭力逐步將用戶拓展到公安、環保和消防領域。

◆奇蛙警用無人機
目前,奇蛙無人機的飛行高度為3000米,續航時間為60分鐘,可以抗7級大風。
今年5月,奇蛙無人機完成A輪融資,由云啟資本領投,方廣資本跟投。該資金將主要用于建立研發基地和聯合實驗室,開發完善無人機智能化技術,并拓展市場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