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肖瑋)6月13日,民航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副司長王京玲表示,截止到6月12日,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上注冊登記的民用無人機已經達到4.5萬架。
王京玲認為,無人機實名登記工作得到了無人機生產廠家和用戶的支持,目前初見成效。但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少數無人機用戶在實名登記的過程中,沒有正確填寫個人信息。針對這種情況,目前民航局在與有關部門進一步溝通。對已經填報身份證的信息進行查證,希望廣大無人機用戶如實填寫身份證信息。2015年被稱為無人機元年,世界范圍內許多知名廠商,如英特爾、高通、小米、騰訊、京東等紛紛涉足無人機領域,國內從事無人機行業的企業單位也超過200家。與此同時,無人機需求也將迅速增長,據公開數據顯示,預計我國軍用和民用無人機將由2013年的6.2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22.8億美元,需求總額將超過134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達15.57%。
但高增長的背后,暴露出無人機市場監管難等弊端。自今年起,中國內地已發生多起因無人機引發的安全事故。2月2日晚,綿陽機場附近上空發現不明飛行物導致航班延誤或備降;2月3日下午,深圳機場有航班機組報告在起飛及落地過程中發現不明升空物導致多個出港航班延誤;今年4月,成都雙流機場連續不斷的“黑飛”事件嚴重影響了機場的正常運行,并多次險些出現嚴重事故。
今年5月,民航局發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要求自6月1日起,最大起飛重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無人機開始實施實名登記注冊。民用無人機制造商和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在“中國民用航空局民用無人機實名登記系統”上申請注冊,并將系統給定的登記標志粘貼在無人機上。逾期未注冊,行為將被視為違反法規的非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