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你無人機的正確使用方式:商業應用
通常人們對無人機的印象只停留在拍照消遣上,但你有沒有想過這只是對無人機大材小用的錯誤做法?好在伯鐳已經領先一步,將無人機從C端的娛樂用途轉移到B端的商業應用上。
據伯鐳首席執行官、聯合創始人胡心怡表示,伯鐳的無人機可給企業級用戶解決各類工程方案,特別是在橋梁道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規劃和運維上,采用無人機升空巡檢采取數據,可更加便利地幫助企業完成工作。
此外,伯鐳無人機同樣可以服務政府級用戶,目前國內各城市都在積極打造智慧化城市,無人機的出現可以幫助政府部署信息化管理,今后通過無人機的自動飛行,就能在相關區域內測量、規劃、治理。同時安全巡邏的事情也能包在無人機身上,它們最大的能耐就是可以上天,地面上有任何情況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從上述介紹中不難看出,無人機發展的大趨勢就是會從個人娛樂級別向商業應用級別發展,但遺憾的是,目前國內企業采用無人機的卻并不多,胡心怡認為這其中需要一個教育過程。
聰明的企業懂得無人機能節省成本
當前階段,國內生產、制造無人機的企業多如牛毛,做開發應用的稀缺,這使得企業面對無人機覺得無從下手,一是不懂然后造作,二是不會利用無人機采集的數據進行分析。
伯鐳目前就在為普及無人機商業應用做努力,胡心怡表示,伯鐳之所以是家智能科技公司,因為他們做的是讓無人機更加智能化,減少對人的依賴。通常伯鐳的一套產品會包含無人機+系統,通過前期一次調試,無人機就可按規劃自動飛行,之后將采集的數據上傳到伯鐳的云端數據庫,做完分析后再自動返回到企業處。
對于無人機PK人力成本來看,胡心怡舉了一個例子,他稱一般的光伏電站勘測工作,人工工作是需要企業派出兩名員工,爬上爬下的手動測量,最短也要兩天時間。而如果使用無人機的話,一名員工,20分鐘,簡單操作無人機升空,之后全部的工作都由無人機來智能化的完成。
胡心怡指出,很多基建工程的人力成本都是巨大的,比如東海大橋的一年巡檢費用就要上百萬。如果有了伯鐳的智能無人機去工作,便至少可以降低50%的成本。且通常伯鐳的一次調試安裝,無人機可以運營10年至20年。
落戶張江發展迅速 人文環境助力高科技公司
伯鐳于2015年底創建,目前入駐于Vπ張江創業工坊@納賢800。發展至今不到2年,但其發展速度卻很快,已經服務了數十家企業,其中不乏政府和央企,并且產品模式正在從定制化向模塊化發展,大大提高了產量。
胡心怡表示,公司的發展離不開好的平臺,選擇在張江發展,真是一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這里有著中國硅谷的美譽,政策配套一流,周邊人才聚集,更重要的還是人文環境一級棒。張江對高科技企業有著一種強大的吸引力,特別是目前已經形成的聚集效應,使得企業可以分享產業紅利。
據了解,伯鐳去年就獲得天使輪投資,最近在拿到新芽榜50強獎項后,還在繼續推進融資項目。
對于伯鐳未來的發展,胡心怡透露或是“出海”,目前伯鐳團隊也是國際化的人才聚集,將來會將中國無人機商業應用帶去國外推介。目前伯鐳客戶中已經有新加坡企業,日本公司也曾來參觀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