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經蜂巢航宇無人機三維航測所得立體地形圖
圖為此次中標項目中負責完成3D航測任務的蜂巢航宇油電混純電驅四旋翼無人機HC-330,該機曾歷時2小時51分,連續飛行100公里完成跨越渤海灣壯舉,打破世界紀錄
蜂巢航宇由莫航、北航博士、航空航天領域一流專家組建督導,成立于2015年7月,天使輪即獲得3000萬融資,短短兩年內,蜂巢航宇完成了固定翼、多旋翼、垂直起降、油電混合(3小時長航時記錄)、燃料電池無人機等13款產品的研制、完成了飛控系統、數據鏈路、立體測繪相機的研制、無人機應急指揮車的集成和市場投放,可提供智慧農業、森林巡防、電力巡線、激光清障(國內首創)、環境保護、立體測繪無人機等應用領域系統解決方案并已開展立方星在軌交付和衛星組網業務以及航天熱管的民用產業化推廣,致力于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航天科技企業。
無人機核監測領域發展展望
根據《全球核能產業發展報告》,截至2017年7月1日,我國核電總裝機容量已經達到全球總量的40%。其中37座在運反應堆,總裝機容量達到32GW,另有20座在建反應堆,總裝機容量達到20GW。
從核能發電量上看,我國核能發電量增速較為迅猛。統計顯示,2002年,我國核能發電量世界排名第15位,2016年,美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和韓國的核能發電量占到全世界的70%,中國已經超越俄羅斯成為核電發電量第3大國。
盡管已經有了飛速地發展,但我國核電遠仍低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發展的空間巨大。 世界上有 18 個國家的核電占比都已經超過了 20%,全世界平均水平約為 13%,核電大國法國甚至達到了 75%。但是,核電在我國電力供應中占比只有 3%左右。
2016 年 1-12 月全國發電量統計分布圖 核能發電比例
世界核能發電比例
無人機在核監測領域里的應用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后福島時代降臨,隨著石油、煤礦、天然氣等不可再生性能源的日益緊張,核電站在全球的成長和擴張其實是大勢所趨,核電將日益成為我國能源供給的重大組成部分,并有著巨大發展前景,其產值只能以萬億來估算,我們知道,一項產業的突飛猛進,必然能帶動其周邊服務產業的一同崛起,核電站要發展,最重要的就是要排除安全隱患,因此我們可以斷定,未來幾年,核電站安全巡防和危險排查相關業務市場會呈爆發性發展,核安全監測將會常態化,在此領域,無人機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這主要是因為:
無人機自誕生之初,在3D任務中就具有先天優勢,這3D任務是:DULL(枯燥), DIRTY(骯臟),DANGEROUS(危險)任務。DULL不用說,核設備監測不能容許一點差錯,人工監測難免疏漏,只有機器能夠夜以繼日,日以繼夜不知疲憊地重復工作,保持監測結果的殊無遺漏;至于DANGEROUS,如果說無人機用在其他行業,比如電力巡檢,會起到大大減少人員傷害,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在核監測領域,由于行業危險系數過高,無人機往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無人機高空作業、高速巡航、遠程操控等性能,都為大范圍,全方位開展核監測事業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