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消息,第五家無人機云系統“無憂云管家系統”已于2018年1月2日獲民航局批準實施運行,有效期為2年,運營主體是北京云無憂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
據宇辰網記者了解,該公司由沈陽無距科技有限公司、沈陽上博智拓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鳶飛科技有限公司出資成立,無距CEO蘇文博擔任公司董事長。
其余四家獲得批文的分別是優云系統(U-Cloud)、U-Care、飛云系統和北斗云系統(BD-cloud)。
優云于2016年3月獲得民航局飛行標準司的運行批文,為首家獲批的無人機云,運營主體是中國 AOPA。無人機駕駛員培訓機構在訓練中將無人機接入無人機云系統并進行注冊后,無人機飛行時的飛行路線、高度、速度、航向等數據都會被實時納入云數據庫存儲。通過采集到的數據,對在1500米以下所有的航空器、無人機等飛行器進行低空監測。
U-Care于2016年4月20日獲得試運行批文,運營主體是青島云世紀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飛云系統于2016年8月獲得試運行批文,運營主體是成都福來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目前該系統只可以在四川境內運行。
北斗云于2017年8月28日獲得運行批文,運營主體是北京中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統可以對無人機運行數據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對無人機飛行進行定位、跟蹤、記錄、分析,并記錄入庫,對越界飛行等狀況進行及時告警和線路優化。
無人機云系統指的是無人機運行動態數據庫系統,用于向無人機用戶提供航行服務、氣象服務等,對民用無人機運行數據(包括運營信息、位置、高度和速度等)進行實時監測,保證無人機“可識別、可監測、可追查”。接入系統的無人機會即時上傳飛行數據,無人機云也對侵入電子圍欄的無人機具有報警功能。
早在2015年,中國民航局印發的《輕小無人機運轉規則》(試行)就明確規定某些類型的無人機應當接入無人機云體系。
民航局飛標司發布的《無人機云系統接口數據規范》也于2017年12月1日正式實施,文件規定了無人機系統與無人機云系統之間的傳輸數據要求、數據加密要求、編碼規則以及性能要求,明確表示無人機系統和無人機云系統之間要按照要求的數據接口進行雙向通訊,無人機用戶可以根據運行需求選擇加入無人機云系統。
另外獲得植保補貼的無人機也要求接入無人機云系統,比如極飛就選擇與中斗科技合作接入北斗云系統。盡管無人機廠家顧慮數據安全而不情愿將數據交給第三方管理,但無人機接入云系統是勢在必行。目前已有五家云系統提供商獲得批準,商業化運行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