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一線》作者 孫宏超
2018年6月8日,豐鳥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豐鳥航空”)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以下簡稱“五十四所”)在河北省石家莊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共同發起并將聯合其他行業組織,在中國民用航空局等政府部門的指導下,共同開展大型物流無人機通用測控數據鏈、通用地面站等行業技術標準的制定。
豐鳥航空董事長李東起表示,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都是無人機行業核心技術,地面站是無人機駕駛員獲取和感知無人機飛行狀態,并對無人機進行操控的地面支持設備,測控數據鏈則是保障無人機和地面站的數據通訊,確保無人機在視距和超視距飛行時全程處于可控范圍,實現安全可靠飛行的必要手段,“如果把無人機看做放飛到空中的‘風箏’,那么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就是那根重要的‘風箏線’。”
除此之外,雙方還將共同推進大型物流無人機通用測控數據鏈、通用地面站的研發和示范應用,聯合建設飛行測試走廊,開展常態化物流作業,為相關技術和設備的推廣應用積累數據和打造示范效益,促進我國大型物流無人機行業發展和成熟。
相關資料顯示,五十四所是我國無人機測控鏈路和地面控制站的主要供應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無人機測控系統研發,已有30多年的歷史,已形成預研、型研、生產和售后完整的研發體系,技術積累雄厚,是無人機測控系統的國家隊。
豐鳥航空作為順豐大型物流無人機的運營企業,具有豐富的物流運用場景、大量的支線航空物流需求和較為成熟的運營能力。雙方將充分利用各自資源和優勢,通過真實業務場景下的應用實踐,積累使用數據,為相關行業標準的出臺提供有力的支撐。
此前,無人機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與具體型號的無人機深度綁定,各無人機廠家乃至同一廠家不同型號的無人機之間無法實現通用化。隨著民用無人機行業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無人機公司及相關技術、服務提供商進入到這個領域,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兼容性的問題日益凸顯。
無人機測控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教授陳自力教授表示,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如果不能實現通用化,每個不同型號的無人機均部署一套獨立的測控數據鏈和地面站,這將是非常巨大的重復性投入,如果依托統一的行業標準建設民用無人機通用化測控數據鏈網絡,搭建民用無人機商業化運行的基礎設施和服務平臺,逐步拓展民用無人機商業化運行的領域和區域,將能夠有力推動民用無人機的商業化運行和規模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