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無人機市場的持續增長,無人機保有量不斷提升,應用領域愈發廣泛,但是也由此造成了一些安全隱患。為此,無人機保險業應勢而生,正加速展開布局。
如今,無人機產品不再局限于消費級,而是向工業級縱深發展。應用領域延伸帶來的不僅是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同時也為無人機技術的持續進步提供了重要驅動力。為了更好地服務無人機用戶,滿足實際需求,目前無人機保險業務布局正加快推進。
無人機愈發普及
早前,作為一顆冉冉升起的戰場新星,無人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隨著軍民融合政策的推進,以及相關產業鏈的日趨成熟,無人機逐漸向民用領域擴張,造就了至今依然火熱的消費級無人機市場。
消費級無人機的“走紅”,為民用無人機市場的進一步擴容打下了堅實基礎。受消費級無人機行業激烈競爭影響,工業級無人機市場成為一片新的藍海,農業植保、電力巡檢、地理測繪、物流配送等領域成為無人機的新主場。
無人機的愈發普及、保有量的持續提升,推動了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影響,無人機“黑飛”、“擾航”、“失控”等事件時有發生,對公共安全和航空安全造成了非常明顯的影響。
無論是意外傷人還是不慎炸機,無人機用戶都要遭受巨大的損失,特別是工業級無人機價格還遠未達到“親民”程度的當下。除了無人機用戶,無人機制造商、飛控師,以及無人機銷售和服務等相關企業也面臨著不同的風險。因此,業內人士紛紛呼吁,應當加快推動無人機保險業的發展,為無人機全產業鏈提供一份保障。
無人機保險藍海浮現
與成熟的汽車保險業相比,無人機保險業雖然已經起步,但是仍然非常“稚嫩”。目前無人機產業發展呈現穩步姿態,未來市場前景依然非常廣闊,因而亟需突破無人機保險滯后瓶頸,以助力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無人機保險作為保險業中的“新生兒”,可以根據無人機機型和應用領域提供不同的保障服務。目前,無人機保險主要的險種有機身險、第三者責任險、無人機駕駛員傷害險等,彼此之間有著一定區別。
近幾年,國內外許多保險企業都在積極發力無人機保險業務,試圖抓住這一重大機遇,開拓新的廣闊市場。早在2014年,無錫漢和航空就與中華財險合作,為該公司的植保無人機提供保險服務;2015年,江西保險業首次使用無人機演練查勘定損農業險。隨著入局企業越來越多,無人機保險也愈發受到看好。據業內人士預測,到2022年,全球無人機保險市場規模將接近15億美元。
雖然無人機保險興起于消費級無人機領域,但是快速增長的工業級無人機領域或許才是其未來的主要市場。由于無人機在農業、警用、救援、消防、電力等行業的廣泛應用,這些細分市場對于保險業的需求也在上升當中。
人才短板待補齊
無人機產業的發展帶動了無人機保險業務的增長,雖然市場機制與相關行業標準還不夠完善,但是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成長勢頭。當然,未來無人機保險業務要想取得進一步爆發,除了依托無人機市場的持續擴張外,還需要在專業人才缺失這一關鍵問題上取得突破。
目前,即便是無人機行業也依然處于發展階段,無人機保險業更是難稱成熟,因而在實際業務開展過程中,相關專業人才十分缺乏。一般的保險人才固然充裕,但是面對無人機這個全新的市場,也仍然需要時間去了解與探索。
因此,無人機保險業需要培養兼具無人機知識、保險業務知識與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來促進行業的可持續進步。而一旦在人才問題上打破瓶頸,無人機保險業將獲得強大的發展推動力,既推進了本行業的發展,又為無人機行業與用戶提供了更多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