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2 日,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在北京召開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周年農機發展成就座談會。座談會上,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楊林副會長代表協會發布了由協會組織制定的 21 項行業團體標準,包括農用航空 9 項、設施農業 4 項、畜牧 6 項。
此次發布的標準由協會組織行業內的優勢企業協同制訂,涉及的具體規范和技術指標代表著行業較高水平。其中,由極飛科技牽頭制定的《植保無人飛機作業質量》,是我國植保無人機領域內的首份作業質量評估標準,填補了業內植保噴霧作業的質量要求、檢測方法及檢測規則的空白。標準從施液量偏差、霧滴沉積密度、霧滴分布均勻性三個維度,明確了作業質量的具體要求,有效促進飛防效果評估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
同時,《植保無人飛機作業質量》的發布,更將大力提升我國植保無人機行業的技術水平,通過對作業質量檢測項的明確規范,加快行業洗牌,促進無人機企業的優勝劣汰。
此外,本次發布的植保無人機團體標準還包括:《植保無人飛機術語》、《植保無人飛機分類與型號編制規則》、《植保無人飛機安全操作規程》、《植保無人飛機農藥使用規范》、《植保無人飛機云系統接口數據規范》、《植保無人飛機電磁兼容性試驗方法》、《植保無人飛機駕駛員培訓要求》及《植保無人飛機運行人要求》8 份標準,由農機化協會主導,聯合多家專業研究機構與業內領軍企業完成。除極飛科技以外,還包括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華南農業大學、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安陽全豐航空植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無錫漢和航空技術有限公司、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
關于植保無人機的 9 項標準(圖片:中國農機化協會)
此次農機化協會發布的植保無人機團體標準,不僅對術語、分類與型號編制規則等基礎標準予以明確規范,也為操作規程與作業質量提供了權威、專業的判斷標準,同時農藥使用、運營人及駕駛員的培訓等做出了詳細規定,讓植保無人機行業有據可依、有章可循,促進研發企業及服務組織進一步提高技術實力、完善服務水平,共推無人機植保行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