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資助的無人機在電子戰防御下協同作戰。
美軍贏得下一場戰爭的主要戰略是向敵人投擲一群高度自主、高度互聯的無人機、噴氣式飛機、艦艇和其他武器。但是,這樣大規模的、協調一致的空海和網絡空間打擊肯定會首先進入旨在破壞網絡的電子戰防御系統。
本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官員宣布,在亞利桑那州尤馬(Yuma)試驗場進行的一系列測試表明,實時無人機和虛擬無人機可以在高度自主的情況下協同工作,完成任務,即使它們的通信和GPS受到嚴重的電子攻擊。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在一份聲明中說:“(無人機系統)有效地共享信息,合作規劃和分配任務目標,做出協調的戰術決策,并在一個動態的、高威脅的環境中以最少的交流協作應對。”
看,即使是最好的電子戰防御系統也不是完美的。多年來,國防部一直致力于將諸如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之類的新興技術應用于發現頻譜的小范圍任務,以允許短時突發軍事資產之間的基本通信,這是一個小窗口,只有足夠的數據可以通過允許所有組件一起工作。那就是他們在尤馬展示的
這些測試使用了6架實彈和24架虛擬無人機,并將它們派出執行打擊任務,看看它們是否能夠相互協作,在沒有GPS的情況下導航,找到并擊中設計目標,處理無法預見的障礙物或防御飛機,以及從指揮官那里接收任務信息。
“演示的行為是一個自治團隊的構建塊,該團隊能夠根據任務要求和不斷變化的環境進行協作和調整,”Scott Wierzbanowski說,他是“拒絕環境”(或代碼、程序)中協作操作的項目經理。該計劃將于明年結束,技術將轉移到海軍。
這種與人保持聯系的能力,即使這種接觸是零星的,對美國軍方來說是關鍵,因為國防部的政策要求維持,一個人類操作者至少必須在與奪取人類生命有關的決定的循環中。即使是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能夠回過頭來接受這一命令,也將有助于維和部滿足這一要求,但只能達到最低限度。很難想象,一架通信帶寬最小的自主武裝無人機能夠傳回足夠的情報,幫助指揮官做出明智的選擇。
一句話:這次測試表明,美國軍方正朝著將更多決策權下放給戰場上的智能武器的方向邁進。這將有正反兩個方面,有些方面比其他方面更具可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