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巴基斯坦很多城市仍處于封城狀態。這個云沙龍活動能夠讓大家在線上參與,是一個很好、很新穎的想法。”對于近日中國經濟網舉辦的“中巴經貿熱線云沙龍-聯手治蝗”活動,巴基斯坦駐中國使館商務參贊巴達爾-烏-扎曼這樣評價道。

圖為巴基斯坦駐中國使館商務參巴達爾-烏-扎曼接受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采訪 李繼宇 攝
“巴基斯坦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農業,我們人口近2.1億,其中尤其是貧困階層的收入是完全依賴農業的,蝗災治理對我們國家的糧食安全也非常重要。”巴達爾說。“近四年,巴基斯坦包括畜牧業在內的農業GDP占全國GDP總量的20%,而作物占GDP的9%,雖然我現在很難給你明確的數字,但大約5%到10%的作物都遭了災,此次蝗災肯定會對GDP產生影響。”
此次治蝗會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邀請了中農立華、大疆、綠霸等農藥、噴霧器、無人機公司做了在線展示。巴達爾表示:“中國開發的化學殺蟲劑對控制蝗蟲非常有效,我們需要農藥和設備方面的幫助。隨著時間的推移,無人機對農業的參與也會越來越多,我也希望我們在這個領域得到中國的支持。”

圖為“中巴經貿熱線云沙龍-聯手治蝗”活動中線上參會的部分嘉賓
“巴基斯坦進口的化學品有50%來自中國。比如巴基斯坦從中國進口的化肥磷酸二銨,進口額約為5億至6億美元。”巴達爾說,“我希望中國一些較大的農藥公司在巴基斯坦設立辦事處,這樣他們將在巴基斯坦獲得更大的市場。”
除了治蝗相關的物資,巴德爾認為高新技術的農機也是把巴基斯坦農業發展所需要的。“我們的拖拉機制造很好,也會做一些出口,但技術層面上,我們缺乏最先進的機器。中國的高新機械可以出口到巴基斯坦來。”巴達爾還表示,國家也在出資鼓勵農民積極使用農用機械以提高農業產量。

圖為中農立華展示的噴霧設備 張鵬攝
“巴基斯坦和中國貿易增長非常迅速。2004-2005年中巴貿易總額約為40億美元,而現在達到了約200億美元。”巴達爾與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分享他對中巴貿易未來的預期,“中巴自由貿易協定第二階段已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實施,雙邊貿易都有增長,巴基斯坦對華出口的313項商品獲得了免稅,在未來10年內將有近5000個免稅項,這都為貿易迅速增長提供了潛力。”
“中國人口眾多但耕地有限,且隨著國民收入的不斷增長,中國的食品消費也在不斷增加,因此,食品將是中巴貿易的潛力領域之一。其中,巴基斯坦畜牧業很強,我們是第四大畜牧生產商,有非常便宜的肉類和乳制品。”此外,礦業也是巴達爾十分看好的領域,“巴基斯坦出口鉻、銅和大理石。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巴基斯坦金屬加工業的激增,巴基斯坦正在建立許多銅廠和鋁廠,同時在回收這些金屬廢料,他們已經開始向中國出口鋁和銅。這些都是我所看到的有增長潛力的行業。”(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鞠然)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