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Q-9“收割者”無人機是美國無人機部隊的支柱,裝備有先進的傳感器和各種精確武器。
五角大樓聯合人工智能中心授予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GA-ASI)一份價值9330萬美元的合同,為MQ-9“死神”無人機配備新的人工智能技術。其目標是讓“收割者”能夠進行自主飛行,決定其電池傳感器的方向,并識別地面上的物體。該合同于上月底宣布,建立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成功測試的基礎上。
在某些方面,這不是主要的發展,更多的是使用現有技術的增量步驟。重要的是要配備的無人機及其以后的功能。
在機載智能方面,軍用無人機是出了名的落后,甚至與它們在消費無人機領域的同類相比也是如此。你可以買一架像SkyDio 2(注:美國公司研發的消費級無人機)這樣的無人機,它可以獨自完成一次完整的飛行、起飛和鎖定主人,在他們沖浪、滑雪或滑板時自動拍攝視頻,然后自動著陸。相比之下,軍用無人機需要一名遠程飛行員來操作起飛和降落,需要一名有效載荷操作員來將攝像機和其他傳感器對準目標(更不用說發射導彈了)。
無人機最大的人力需求是PED(處理、開發和傳播),這些分析師團隊會瀏覽數小時的高分辨率視頻,試圖確定地面上的人是在修補坑洞還是在埋簡易爆炸裝置,是否有人攜帶迫擊炮管,RPG或僅一段管道,以及類似的挑戰。AI,尤其是機器學習,可能會對人類有所幫助。
今年9月,美國空軍宣布,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首次在“收割者”無人機的機翼下安裝了一種名為“敏捷禿鷹艙”的新裝置。

空軍研究實驗室的演示展示了“神鷹”將如何使無人機在沒有人工干預的情況下執行任務。
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已經開發了好幾年的“敏捷禿鷹”,實際上是一種飛行超級計算機——“高性能嵌入式計算”——為人工智能應用程序進行了優化。它由SRC公司建造,將最大的計算能力壓縮到最小的空間,并滿足最低的能源需求。它的模塊化架構是建立在機器學習的基礎上的(這意味著許多gpu或其他為并行處理而優化的處理器),制造商預計會升級到模仿人腦的神經形態計算硬件。
敏捷禿鷹的關鍵目標之一是加速PED過程。在帶寬允許的范圍內,大量的數據被傳送回操作中心,然后仔細研究以提取信息。敏捷禿鷹的AI應該能夠立即完成所有這些工作,而不需要將數據發送到任何地方。
不用花幾個小時,有時幾天,甚至幾周,現在幾乎可以實時做出決定。如果系統在地面上檢測到異常情況,作戰人員會在幾分鐘內收到警報,使他們能夠在相關情況下進行調查并采取行動。”
這也開啟了“收割機”獨立運行的可能性。美國空軍發布的“敏捷禿鷹”作戰概念的幻燈片顯示,無人機在開始執行任務時就失去了通信鏈路和GPS導航。現有的“收割者”會在原地盤旋,或飛回來試圖重建通訊;人工智能增強版使用它的人工智能導航使用地標和找到目標區域,以及發現地面上的威脅和改變飛行路徑以避開它們。
敏捷禿鷹顯然取得了成功,而新合同表明空軍想要更多的“敏捷禿鷹”。
GA-ASI戰略發展副總裁J.R. Reid在一份新聞稿中表示:“這將極大地提高無人系統在全范圍軍事行動中的應用能力。”
當然,當大多數人想到死神行動時,他們想到的是對恐怖分子和叛亂分子的無人機襲擊。當涉及到自主武器時,五角大樓的政策始終是由人工操作人員做出發射決定,這一政策有一定的靈活性:它只是要求“適當水平的人工判斷”。
沒有人認為,如果通訊無法進行,裝備人工智能的“收割者”無人機將執行自主攻擊任務;但隨著技術的發展,這可能成為一種誘人的可能性。而且,正如《福布斯》之前指出的,美國已經改變了它對死神無人機出口的政策,導致了最近與阿聯酋甚至摩洛哥的一系列交易。如果人工智能升級可用,很可能會有大量的用戶。在來自中國、土耳其和以色列無人機制造商日益激烈的競爭中,這種能力肯定會讓“死神”無人機保持領先地位,但美國可能對如何使用它幾乎沒有發言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