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中發揮重要作用的無人機航攝系統開始全面裝備測繪單位。4月15日,中國測繪創新基地內彩旗招展,國家測繪局在這里隆重舉行固定翼輕型無人機航攝系統交接儀式,來自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單位的代表接收了17套印著“中國測繪”四個大字的國產無人飛機航攝系統,這標志著該系統推廣應用工作進入一個新階段。
![]() |
交接儀式現場。 |
![]() |
局領導向接收無人機航攝系統的測繪單位代表頒發系統裝備移交證書。 |
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國產固定翼輕型無人機航攝系統,為數字城市建設、國家應急救災、國土資源監察和新農村測繪保障等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數據獲取手段,是國家測繪局2010年的一項重點工作。無人機航攝系統的推廣應用,將大大提高測繪成果的現勢性,尤其是能夠大幅提升測繪應急保障服務能力,在構建數字中國、監測地理國情、提升社會管理效能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航空攝影資料是重要的基礎測繪成果,也是國家與省級基礎測繪保障服務的數據源之一。衛星遙感和常規航攝技術由于周期長、費用高,無法及時有效地滿足應急測繪、小面積高分辨率地理信息數據更新的需求。無人飛機航攝系統是傳統航空攝影測量手段的有力補充,具有機動靈活、高效快速、精細準確、作業成本低、適用范圍廣等特點,在小區域和飛行困難地區高分辨率影像快速獲取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可廣泛應用于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災害應急與處理、國土監察、資源開發、新農村和小城鎮建設等方面的測繪業務。
該系統已在汶川地震應急測繪保障服務及災后重建、貴州國土資源遙感監測、四川石油輸氣管理、浙江新農村建設和小城鎮建設、西藏雪域高原縣城測圖等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中,無人機體積小巧,機動靈活,不需專用跑道起降,受天氣和空域管制的影響較小,通過地面遙控快速采集影像,主要用于局部監測,反映地質災害情況。衛星遙感、數字航空攝影、無人機航攝三者在災情監測中互為補充,各自發揮所長,為領導迅速了解災情、科學指揮救災及災后重建規劃提供了重要依據。在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中,利用無人機獲取的影像清晰度、分辨率都較高,可及時發現和查處土地違法行為,為國土資源管理提供了一種新的高科技手段。
國家測繪局將分兩批完成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有關直屬單位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無人機航攝系統裝備工作,并將適時舉辦無人機航攝系統操控與管理培訓班,盡快在全國測繪系統形成規模和能力,大幅度提高基礎地理信息快速獲取能力和測繪應急保障能力。為保障系統在各地裝備后能更有效、規范地開展測繪生產作業,國家測繪局已經出臺文件明確了無人飛行器測繪航空攝影資質考核條件,組織相關單位制定了《低空數字航空攝影測量外業規范》《低空數字航空攝影數據獲取技術規定》《低空數字攝影測量內業規范》等3個行業標準,經審查后將頒布實施,《無人飛行器測繪航空攝影管理辦法》等相關管理文件也將頒布施行。此外,國家測繪局還將作為今年6月在京舉辦的“尖兵之翼——第三屆中國無人機大會及展覽會”的發起單位,大力推進無人機在測繪作業等民用領域的發展。
![]() |
王春峰副局長講話。 |
王春峰在講話中指出,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測繪行政主管部門要將無人飛機航攝系統配備和推廣應用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來抓,主動向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匯報,向各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示范宣傳,以實際工作成果爭取各方支持。要建立起技術精、能力強的無人飛機測繪技術力量,認真落實、嚴格執行無人飛機航攝系統的各項法規、標準,建立起完備的安全生產、成果保密、應急保障等方面的規章制度,因地制宜地開展示范應用,切實管好、用好無人飛機航攝系統,使其盡快發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要扎實做好無人飛機航攝系統推廣應用的技術支持工作。各無人飛機航攝系統供貨單位要切實做好現場安裝調試、技術指導、人員培訓及系統應用過程中的技術支持和售后服務。通過有關各方的精誠合作,共同推進無人機航攝系統在我國的開發利用。
![]() |
李維森副局長主持儀式。 |
![]() |
參加交接儀式的領導和接收無人機航攝系統的測繪單位代表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