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10時,在上虞區謝塘鎮邊蓋公路兩側、緊鄰著220千伏虞北變,三基40多米高的鐵塔巍然屹立,其中一基塔下技術人員正在調試一架小型八旋翼無人 機。當技術人員設置好飛行路徑、固好導線引繩之后,輕撥手中的遙控操縱桿,無人機便徐徐上升,沿著鐵塔上方穩穩飛行。通過地面監視,筆者看到,飛行在40 多米高空的無人機竟如長了一雙巧手,熟練地“穿針引線”。從起飛到“著陸”,1公里長的引線施放過程不到5分鐘。
“如果按老辦法架線,沒有一個小時不行。”現場負責人、紹興供電公司基建部周斌介紹說,無人機架線特別適用于山區、河網地帶的電網建設,既加快了施工進度,也破解了生態環境保護和架線施工的矛盾,省時省力省線。
據介紹,220千伏江濱至虞北輸電線路屬500千伏江濱變220千伏開關站接入工程,線路全長12.88千米,途經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蓋北鎮、 謝塘鎮、小越鎮等多個鄉鎮街道。若采取以往人工架線方式,不僅面臨著復雜地形的施工困難,由此造成的建筑破壞、農物損壞、樹木砍伐、影響航道通行等給老百 姓帶來不少麻煩,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如今無人機空中作業,一切輕松“搞掂”,體現了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電網的理念。
據了解,除空中施線以外,無人機技術還被應用于山區線路巡視等方面。(通訊員 陳秋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