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網 記者張衍飛】無人機以出其不意的速度,進入到了你可以所想象的各個領域,媒體關于無人機的報道頻率也越來越高。但是,無人機如何避免“黑飛”,為何有些地區禁飛?無人機愛好者亦有不明。為何有些無人機企業只融資不生產?中國消費級無人機是否可以一直領先世界?網上言論紛紛擾擾……
針對這些無人機愛好者關心的問題,環球網記者采訪了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中國AOPA)執行秘書長、無人機管理辦公室主任柯玉寶。
環球網: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迅猛,但是“北上廣”大部分區域的禁飛管控讓無人機持有者和愛好者不知如何應對,您怎么看?
柯玉寶:我國通用航空發展較晚,所以對于空域管理比較嚴格。目前,我國空域從零到無限高都是管制空域。所謂管制空域就是從地面到天空無限高這個區間,只要飛行航空器都需要批準。我國空域管理的實施管理單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如果飛行不經過申請,就會雜亂無章影響民用和軍用航空的正常運行。以首都機場為例,國慶前夕每天起降1915架次,一天24小時拋開深夜4小時主要為貨機和國際航班,其余的20小時不滿一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飛或者降落。無人飛行器影響首都機場正常起降的事件還是存在的。無人機不按照規則飛行和操作,如果與客機發生危險接近和相撞后果是不堪設想的。一架無人機影響不大,幾千架上萬架無人機在天空“黑飛”,即使不在機場和軍事禁區周邊飛行,在人口稠密區域飛行,那也是件可怕的事情。
環球網:網傳“北京六環以內禁飛”,真的不可以飛嗎?
柯玉寶:近來,因為一些“黑飛”造成的安全隱患,空軍、民航、公安等單位在“北上廣”做出了相應的臨時性規定。你提到的“北京六環以內禁飛”,這個文件我們沒有看到,有些組織和個人可能這樣相傳,尤其是大疆無人機飛控系統與GPS進行連接,六環以內不能起飛。北京六環哪些區域可以飛無人機,空軍、民航、中國AOPA等單位正在積極制定方案,方案出臺以后我們會及時公布。現階段,只要按照程序申報,給了一定范圍和高度,無人機也是可以飛的。
環球網:如何解決無人機飛行遇到的政策阻礙?
柯玉寶:針對輕小型無人機和航空器,我們推出了“掌上優云”手機APP,其功能包括航空器注冊、飛行報備、氣象服務等,該系統已經上線試運行。下載安裝后,無人機飛行地點、駕駛員、高度、速度、飛行航線等數據都通過網絡被一一記錄,如同給無人機配備了一個“黑匣子”。這個系統也為無人機遇到事故后,保險公司展開理賠業務提供依據。無人機企業也可以通過這個系統,了解其產品的飛行數據,進行大數據統計。
在這個系統中我們將地圖劃定為禁區、限制區、危險區、機場進近管制區、人口稠密區、重點地區等。當無人機駕駛員輸入相關地名,系統就會提示是否可以飛行。如果強行飛入禁區,管理單位的顯示屏和個人手機將會同時報警,無人機也會碰到“電子圍欄”被迫返航。
環球網:前幾日,一則報道稱國內無人機企業7成都在虧損,協會獲得的數據是怎樣的?
柯玉寶:除了個別無人機企業,國內大部分無人機企業都是剛剛起步,會有前期籌劃、生產、銷售的周期,所以不可能每個企業都能做到馬上賺錢。無人機企業前期投入較大,近期來看虧損企業居多。但是我國也有經營良好的無人機企業,國外經營不善的無人機公司倒閉后,甚至成了我國企業的代理公司。
環球網:無人機產業發展存在泡沫嗎?
柯玉寶:無人機與傳統航空器不同,隨著IT和網絡技術的發展,無人機被植入了互聯網成分發展非常迅速。現階段無人機已經應用在了大數據統計、農業植保、城管、環保、公安、消防等領域,甚至國慶假期旅游景區也在用無人機分析游客數據進行游客疏導。
國際民航組織年初宣布,2018年將出臺“客貨運無人駕駛航空器的法律法規指導性文件”,我國也在積極參與文件的起草。無人機和無人機駕駛航空器發展的方向很明確,我相信無人機會有很好的發展前景。針對網上“無人機產業泡沫”的言論,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看法。
環球網:個別無人機企業只融資不生產,您怎么看?
柯玉寶:一般科研項目是從大學和研究所發起的,這里的人員擁有智慧和技術,想要把技術變為商業產品,就需要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擁有相關技術和研究成果的人,大部分沒有資金實現自己的目標,這就需要融資、眾籌。企業融資之后肯定要對資金投入者負責,企業經營的好與壞也會遵循市場的發展規律。只融資不大規模生產或許是企業前期階段的發展需要,或許是商業保密、技術保密的需要。
環球網:是否有企業借助無人機概念炒作并尋求融資上市?
柯玉寶:任何一個產業都存在個別投機行為,國內大多數無人機企業還是想做實事的,還是積極向上的。即使有些企業存在投機行為,最終也未必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環球網:國內無人機產業健康、良好的發展,中國AOPA能起到怎樣的作用?
柯玉寶:國家在轉變職能,近兩年政府已經取消了大量行政審批手續,目的是弱化政府的管理職能。世界發達國家的政府主要職責是出臺法律法規,真正引導行業發展的是協會,中國正在努力轉型。我們協會作為民航局的試點,將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駕系統駛員管理工作委托給協會。管理工作包括訓練大綱、訓練質量、訓練結構的審定,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頒發合格證等工作。經過兩年的實踐,證明這樣的工作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我們協會已經在全國建立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執照的管理平臺。全國已有40多個訓練機構,一年時間培養出了包括駕駛員、機長、教練員在內的持照人員1000多人。近期我們舉辦了第四期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培訓班,參加培訓學習的代表熱情非常好。
中國AOPA針對航空器擁有者和駕駛員致力于三項工作,一是駕駛員培訓管理,二是空域管理,三是適航的工作。我們愿意積極做好民航局的幫手,做好企業與局方的橋梁,做好無人駕駛航空器和擁有者的服務工作。
環球網:協會未來有哪些規劃?
柯玉寶:一是要保質保量完成民航局下達的任務和研究課題;二是開發相應的軟件增值服務為企業減負,讓企業將更多精力放在研發生產中;三是宣傳普及航空文化,讓航空器擁有者和使用者學習法律法規,遵守飛行制度,避免飛行事故。
環球網:中國消費級無人機現在是世界領先,我們還能領先多久?
柯玉寶:我國在民用消費級無人機的發展上確實超過了歐美,但是行業使用的無人機還是有些落后。無人機行業的發展速度與市場需求量成正比,企業的發展速度與自身產品質量和受歡迎度成正比。有些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垮掉,有些企業不斷的壯大,優勝劣汰這是發展規律。之前,與無人機企業領導人交流中,有人問過類似的問題,我的回復是“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只有你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