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 中國市場的規模和潛力就不用說了,什么行業一旦放在中國來說,只要一發展,就是全球最大。中高空、超遠程無人機系統領域中國的技術水準還無法與美國全球鷹(Global Hawk)抗衡,這受制于缺少合適的渦輪發動機,同時中國自身的遙感機載設備在高空環境中還未十分成熟。而在低空無人機系統方面,中國已具備各個系統的配套能力,在低空工業勘察、應急救援、警務巡邏、遙感監視甚至農業植保領域中國有足夠大的市場。尤其在傳統行業受到世界經濟下行的影響下,無人系統更加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這樣的新興行業更適合中國企業與歐美競爭,因為我們不必在傳統行業中與國際巨無霸苦苦競爭。
政策 運營法規方面,中國民航局(CAAC)針對無人機駕駛員、飛行器運行程序發布了詳細的管理規程,在時效性上走在世界前列,僅比美國FAA稍慢一點。規范的運行程序,保障了行業健康發展。行業準入方面,很高興到目前為止沒有搞生產資質準入制,堅持產品認證制。這在注重產品本身競爭力的同時,保持與國際接軌。試想一下,如果無人機的生產也像汽車制造業一樣需要生產商到工信部拿準生證,還有幾家企業能留下來。相比之下,3C行業的管理更加有借鑒意義,認證產品就好了,消費者自然會給廠商打分,市場才是大浪淘沙的政策工具。
2中國無人機如何走出去
走出實驗室,走進市場
產品要走出國門,首先是走進國內市場。中國科研體制由于沿襲蘇聯的歷史原因,研發與生產、研發與市場往往不在一個頻道上。大量的科研成果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盡快將實驗室的技術接上地氣,進入市場打磨一番,科研成果就會轉化成生產力,帶來可持續增長的原動力——市場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