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所知道的無人機,一般知道的用處在于航拍。可是無人機的作用還遠不止這些,現在無人機也被應用在整治環境當中。春節后不久,記者在金華市環保部門一次執法中了解過,無人機是怎樣成為環保監察監測的利器。
記者在現場看到,環保部門工作人員通過一臺手持大屏幕遙控器,操縱一架搭載氣體檢測儀的黑色無人機,飛到企業上空,對煙囪排放的煙氣進行近距離觀察和采樣監測。此時,遙控器上的屏幕和連接電腦可以清晰地看到無人機實時傳輸回來的畫面和監測數據。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出動的無人機,搭載了一個遠程攝像機和多個氣體監測探頭,除了實時監控地區環境和及時拍照取證發現的污染問題外,還可以迅速對該區域上空的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多個大氣污染物指標進行監測,并形成監測數據動態變化曲線圖,實時分析記錄該區域的空氣質量。
“使用無人機不僅有效彌補了人手的不足,而且還可以對監察監測人員不方便查看、視野無法觸及的地方進行全面近距離的觀察監測。”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有了這副 “環保天眼”,監察監測人員可不受時間、空間與地形等條件制約,迅速定位污染問題發生地,及時鎖定環境違法證據,有效避免現場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干擾,快速高效查處環境污染行為,切實提高環境監察監測效能。
據了解,市環保局制定《金華市無人機環境監察監測使用運行辦法》,提出在金華市日常環境監管中應用“無人機巡測+地面執法”監管新模式,并明確“環保無人機”主要用于七個方面,包括對火電、熱電、水泥行業和有機廢氣污染企業,以及煙囪冒黑煙、垃圾秸稈焚燒、露天燒烤等涉氣污染巡查;對工地、沙場、道路、礦山、運輸車等涉揚塵污染巡查;對市區不同區域的空氣質量巡測;對重點流域、重點排污口、飲用水水源水質和區域內破壞、污染環境行為的巡查;以及環境執法聯動、環境舉報響應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處置等。
據悉,金華從投入使用無人機起,一種借助這種新科技進行23輪次的環境監察監測工作,共超過1000公里的飛行總航程,50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被覆蓋,并及時處理整改64個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