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中國 2017年 5 月31 日消息 近年來,隨著無人機市場占有率不斷攀升,其“黑飛”數量也一直居高不下。無人機飛行安全及監管問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自2015年起香港特區的無人機投訴率持續走高,香港民航局已經聘請海外顧問對無人機監管問題采取措施。
從目前我國的無人機監管現狀來看,各地出臺的制度標準不一,實施進度也不盡相同。因無人機的飛行環境與其安全性近緊密相關,因此在機場附近一般會出臺具體的禁飛指令并且劃定禁飛區,但在樓群、人流量密集區域相當一部分人還是肆意放飛無人機,對于公共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例如,前段時間杭州西湖邊就有無人機“失控”刮傷男子左眼球的事故發生,無人機已經成為人們戶外活動需小心嚴防的“危險分子”,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秒它是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還是殘酷的“炸飛”。
據了解,2015年和2016年香港特區分別收到27宗及47宗關于無人機的投訴,年增74%。今年至3月31日已經收到16宗投訴。香港民航局已經聘請海外顧問對無人機的規管措施進行研究,并且會針對香港的地理環境并結合無人機持有者的意見出臺監管制度,預計今年年內可完成。根據香港現行法規,所有操作無人機的人,不論所操作無人機的重量或用途均受監管。任何人不得因魯莽或疏忽操作無人機而危害他人和財產安全。
無人機飛行是不是只有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才可以有效打擊行業亂象?目前來看,是有效途徑但遠遠不夠,作為剛成長起來的新興產業,相關配套制度還在完善中,除了法律監管外,也需要無人機商家技術層面配合監控,廣大民眾監督防范,以及每一位飛手遵守規則,從源頭處掐滅“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