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障的背后隱藏著植保飛機研發的無力。農業植保無人直升機研發應用方面的人才嚴重短缺,現有的研發人員與飛控手基本上來源于航模愛好者,這樣就不可避免地導致產品的某些缺陷。湖南5家生產農業植保無人直升機的企業產能約1000架/年,但目前僅有湖南博聯航空技術有限公司研制的YG—1和3ZD—10A機型通過了“新產品鑒定”。
因此,農業植保無人直升機的研發與推廣應用引起了湖南省高層的重視,湖南省委書記徐守盛、省長杜家毫到田間施藥作業現場調研,并分別作出專門批示,支持企業研發、扶持專業組織應用。
在政府的推進下,地方標準出臺了,國內首個超低空遙控飛行植保機地方標準于去年年末在湖南出臺;產學研聯合,核心技術項目有了,已申報的《精準作業農業植保無人直升機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推廣》已列入湖南省科技攻關重大核心技術項目;聯合培訓,操作手有了,湖南農業植保部門與湖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建立了無人直升機操控手培訓基地,現第一期培訓學員達110人。
為了降低農戶的購機成本,2014年,湖南研發的農業植保無人直升機在國內率先通過農業部審批進入國家農機補貼目錄,享受農機補貼每架5萬元,全省部分地市縣二級財政追加補貼3—6萬元,省會長沙市將縣二級財政追加補貼提升到10萬元。
惟有這樣,在省時、省力、省液之后才能真正做到省心,讓植保機械“飛”得更好。
?
免責聲明:凡注明來源全球無人機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歡迎轉載,請注明出處。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