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無人機,十天的工作量壓縮在一天,植保作業又快又輕松。”紀衛忠十分地感慨到。
日前,江蘇黃金村農民紀衛忠操作著植保無人機為村里2000畝的水稻田進行防治稻飛虱噴灑工作。這款農機新武器,就是珠海羽人飛行器公司(簡稱“羽人”)生產的植保無人機。目前,羽人已有五款該系列產品推向市場,其發明的雜交水稻輔助授粉無人機更是被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評價為“使超級雜交水稻制種和田間管理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以研究無人機植保核心技術入手,成立至今短短4年,這家公司已發展成目前業內銷售量最大的企業。而珠海羽人的背后潛藏著一個巨大的農用航空器市場。據農業部專家的分析預測,未來中國農業航空市場的需求將會有爆發性增長,拉動新增機型投入將達到465億元以上。
“隨著相關制度及配套核心技術的不斷完善,中國農業航空產業必將得到健康、有序和高速發展。”羽人董事長陳博透露。
羽人目前正在融資擬組建十萬植保飛防服務隊伍,希望通過農業航空科技為病蟲害統防統治提供強大的硬支撐,助力中國農業實現現代化高效率植保。
試驗數據顯示,使用無人機農藥噴灑可以節省30%的農藥和98%的用水量,農藥有效利用率達到了85%以上。既實現了高效率植保,同時遏制了農藥殘留和土壤污染。
據了解,今年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稻飛虱、玉米螟、等重大病蟲害呈重發態勢,對糧食生產安全構成嚴重威脅。而采用無人機植保作業,進行統防統治無疑是“蟲口奪糧”新的強力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農業部發布了開展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行動的意見,提出要推廣先進適用植保技術及裝備,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國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68%以上。無人機植保作業將迎來市場爆發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