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無人機
植保無人機
日本“鉆石在線”12月27日文章,原題:中國農戶利用智能農業無人機比日本農戶賺得多大家都知道中國城市居民生活富裕,而農村在人們印象中貧窮落后。但通過采訪中國年輕農戶,才知道他們如今正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創新經營方式。走在中國鄉間小路上,可看到各家晾曬的臘肉魚干。積極利用無人機的農戶郭建華(24歲)與父母經營檸檬種植產業。他的農場遵循傳統生活方式,但同時引進太陽能發電及農業無人機等現代技術。自他家引進中國本土公司極飛科技生產的無人機后,小郭一人管理著自家的20公頃檸檬園。
在無人機艙內注滿農藥,然后在手機上選定噴藥區域,最后輕輕點下手機屏幕就搞定了。小郭在一旁注視著直到無人機落地。由于事先在數據庫內輸入相關信息,無人機能準確無誤地噴灑,且比以前節約30%農藥。從前他們總是一家三口人力噴農藥,噴一公頃藥需花上整整一天時間,如今一天內就能完成20公頃噴灑工作,還不費力。
中國這種農場規模和生產效率遠遠超過日本農戶。據日本農水省分析,日本國內柑橘農戶平均經營面積只有0.5公頃,而那些擁有2至3公頃的農戶基本全年都得在農林里勞作。
小郭的檸檬林每年產量約為600噸,以每公斤8元人民幣算,他一年收入約合7680萬日元,而日本大多數果農一年收入還不到200萬日元。
無人機的使用已大大提高(中國農戶的)生產效率。無人機不僅對平原農業有效,對山地農業亦大有好處,但日本利用農業無人機技術起步較晚,加上傳統生產工具被固定使用等因素,阻礙了日本農業的智能化。
此外,中國在銷售方面的努力也推動農業發展。例如,展示無人機記錄的農藥使用量,讓消費者清楚農產品的產地等信息,都有利于農產品銷售。中國農民還已開始利用大型網購平臺推銷農產品。農業無人機與電商相結合,推動了中國農業振興。(作者千本木啟,陳琳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