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準農業航空應用技術
精準農業航空應用技術利用各種現代技術和信息工具來實現農業航空作業生產率的最大化,是“精準農業”的理念在航空植保施藥領域中的拓展。其基本思想就是通過空中和地面遙感,采集并解析具有地理位置的農田中的作物長勢、病蟲草害等農情信息,再將農田分為作業網格,依據不同的農情制定不同的噴霧作業處方,并對網格進行按需噴藥,即實行精準噴灑,借此實現農藥減施。因此,精準農業航空應用必將是未來農業航空的發展趨勢,也是智慧農業的發展方向。
精準農業航空應用技術示意圖
精準農業航空應用技術研究現狀
隨著農用無人機產品的逐漸成熟,農業航空技術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農用無人機現主要被用來進行低空遙感信息獲取、雜交水稻輔助授粉、無人機撒播、航空超低量噴灑應用、棉花脫葉劑噴施應用等。
目前,從世界范圍來看,美國、西歐、日本的精準農業航空技術和裝備在國際上處于領先水平,他們始終把提高農藥利用率、減少農藥使用量放在保證食品安全、生態安全與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高度上。美國是精準農業航空噴霧技術研究最先進的國家,具有完善的技術標準體系和技術支撐機構;對于霧滴沉積分布規律、最佳粒徑等基礎理論問題,美國和日本等國研究開始的較早,并用于指導施藥技術和機具的創新,如對靶噴霧技術、靜電噴霧技術、可控霧滴技術等。
我國開展農業航空植保作業起步較晚,但近年來在政府大力支持、科研工作者推進以及各大企業積極參與下,國內農業航空植保作業發展勢頭十分迅猛。2014年“中央1號”文件要求“加快農業航空建設”;2015年2月農業農村部《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因地制宜推廣固定翼飛機、直升機、植保無人機等現代植保機械”;2016年和2018年,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委托華南農業大學進行了“2016年我國農用植保無人飛機發展形式分析與統計數據評估”和“2017年農機購置補貼引導植保無人飛機規范應用試點工作評估”的調研與分析等。
為加快推進航空施藥應用技術的研究與推廣,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團隊先后在云南、湖南、新疆、河南等多地開展橙樹、水稻、棉花、小麥等多種作物的航空施藥技術試驗達50余次。
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
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工作進展
國家精準農業航空施藥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以現代農業發展重大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農業航空施藥關鍵技術與裝備的自主創新能力為目標,通過聯合國外先進研究機構、共同開展精準航空技術聯合研究的方式,實現我國農業航空研究水平的顯著提升。目前,中心已聯合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服務署航空應用技術中心、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農藥應用和安全中心、加拿大AG-NAV公司、美國陶氏杜邦公司和美國富美實FMC公司等國外高水平的農業航空應用技術單位開展合作,專門從事精準農業航空技術與裝備的研究開發等工作。
為加強未來中心與國外的學術交流,中心已與美國農業部農業研究服務署農業航空研究中心、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施藥安全中心、加拿大AG-NAV公司、巴基斯坦PMAS-Arid 農業大學和英國哈珀-亞當斯大學等5家單位達成合作意向,分別在相應國家成立分中心,對農業航空領域的國際合作起了引領和示范作用,同時借此推動國內農業航空產業的技術進步,實現化肥農藥減施。目前,中心根據當前現代農業和環境發展的需要,按照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地面與航空高工效施藥技術及智能化裝備”的項目需求和發展主線,已圍繞低空遙感的農情信息獲取與解析、農用無人機智能控制系統、農業航空精準施藥關鍵部件、控制技術與控制裝備、農業航空施藥霧滴沉積分布規律等關鍵技術的研究應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根據精準農業航空施藥的發展思想,已初步建立了一套地面與航空高工效立體遙感和植保施藥體系,為精準農業航空施藥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展望
精準農業航空技術將在未來的農業生產中多個環節發揮作用,將對中國乃至世界智慧農業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隨著精準農業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國家和民眾對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要求的提高,精準農業航空應用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由于精準農業航空應用的作業特點,圖像實時處理技術、變量噴施技術、數據融合技術、高精度RTK定位技術、多機協同作業技術及無人機噴施配套技術必將成為未來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點。
目前,國內的航空植保事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航空植保尚未得到全面推廣應用,精準農業航空應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但我們相信,“精準農業航空施藥”將是未來航空植保施藥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整個行業需要團結一致,各自發揮自己的優勢,突破技術難關。
(本文由蘭院士團隊整理,經作者本人確認授權發表)
(轉載請聯系編輯部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