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一大早,剛吃罷早飯,山東濰坊昌樂縣鄌郚鎮上東山村煙農張立明就興沖沖地對妻子說:“聽說一會兒咱村東頭的煙田要用無人機噴藥,這可真是新鮮事兒。走,咱去看看。”
昌樂縣局(分公司)將聯合有關單位在上東山村開展無人機煙田病蟲害防治作業的消息一傳出,吸引了眾多煙農前來圍觀。
上午8點25分,一架長約1.5米的無人機被工作人員從一輛大貨車上搬了下來。經過技術人員仔細檢查后,9點5分,無人機噴藥作業正式開始。只見無人機 在地面操控人員張愛芹的遙控指揮下,緩緩升起,在距煙田2米左右的上空往返飛行。在無人機回旋的同時,農藥噴霧均勻散開。十幾分鐘后,無人機就完成了10 畝煙田的植保作業。
伴隨著無人機降落地面,周圍的煙農、村民紛紛圍攏過來,詢問無人機的有關情況。“這架無人機最大載藥量是10升,噴 幅為3至5米,一次可完成15畝左右的病蟲害防治作業服務。”張愛芹介紹說。與傳統人工作業相比,無人機作業的顯著特點是效率高、效果好,降低了植保工人 的勞動強度。但作業當天對氣象條件的要求較高,不能遇到強對流天氣,風速不能過大。同時,要避開清晨煙田有露水的時間,以免影響噴藥效果。
“嘖,嘖,真不賴!有了它,我們可省勁兒多了。”煙農陶國光不停地稱贊道,“現在煙葉都長到一米多高了,人工噴藥每人一天才能完成四五畝。天又熱,背著噴霧器在地里轉,實在太累,工人們都不愿意干,這個時候雇人太難了!”
由于去年冬天天氣偏暖,給許多害蟲的蟲卵提供了越冬機會,導致今年煙青蟲、棉鈴蟲呈現高發態勢。為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昌樂縣局(分公司)在利用生物方 法加強防治的同時,聯合相關單位舉辦了此次無人機病蟲害防治作業,目的是引導煙農利用現代化設備做好大田管理,為煙葉生產減工降本、提質增效提供保障。
據無人機生產廠家技術人員介紹,此次無人機作業所用藥劑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屬于煙草推薦用藥。與傳統人工作業相比,利用無人機噴藥具有許多優 點。它每分鐘作業1畝左右,除去地面充電、藥劑配制、機具檢查,每天作業面積可達300畝左右,相當于70~80個工人一天的工作量,作業效率高,而且大 大節省了勞動力。在畝作業價格方面,除去藥劑成本,無人機與人工作業相比具有明顯優勢,平均每畝僅需10元,而人工作業按一個工人每天作業4畝計算,畝作 業成本為14元。同時,無人機相對飛行高度在1.5~3米之間,霧化程度比噴霧器精細很多,提高了藥物的利用率。此外,由于實行人、藥分離,避免了植保人 員在高溫天氣下中暑現象的發生。與人工作業反復進出煙田不同,無人機作業不僅不會損壞煙葉,還能有效避免病蟲害的交叉傳播。
據統計,7月6日當天,該架無人機共作業21架次,防治煙田面積達294畝。
“沒想到咱這里的煙田也能用無人機噴藥了!我回去跟咱的煙技員說說,讓它在咱家煙田里也飛飛。”張立明高興地跟妻子商量著。